之前确定的选用工具的大原则就是要跨平台,并且最好是数据能同步,也就是说,得有在线版本,比如 flomo Notion 等等。
而目前我写作的主力工具换成了 Obsidian ,作为一款离线编辑器,说实话,确实优秀,没有在线工具那种等待转圈圈,几乎秒开。最主要的,也是网络上最多人推崇的是,数据安全问题,它完全离线,你的所有文章都以 markdown 文件存放在你的电脑文件夹中。如果你用 pad 和手机,同样存在你的 pad 和手机里。
我在想,则会不在迁移的时候遇到不可控的问题。正好最近家里新配了一个台式机,我就试了一下,将我电脑里的 Obsidian 文件夹直接拷贝过去,然后用 安装好的 Obsidian 直接打开库,完美复刻。连设置、主题、样式、目录结构等等全部复刻到新电脑。
这一刻,完全打消了疑虑,不得不承认,越是轻的工具,越是能持久,Obsidian 作为我现在的码字工具,确实优秀。
而自从我上个月开始使用静态网站后,我将投资笔记原先的动态 WordPress 架构切换为到了静态 Hugo ,我正好也借这次机会测试一下迁移的问题。
虽然文件夹可以同样复制过去,但是在安装 Hugo 的时候频繁报错,无法像 Obsidian 那样丝滑复刻。
依然需要折腾一些配置上的问题。也就是说,静态网站框架在本地安装确实需要另外的配置,可能版本的不同,都会导致匹配出现问题。而好在我整个文件夹和 Obsidian 联动,写作本身没有问题。也就是说,即便我换了新电脑,电脑上也没安装 Hugo ,我只需要在 Obsidian 中写文章,然后将存放文章的文件夹用 Github 同步到网络端,那么网站依然会在云端自动构建。我用 Cloudflare 作为云端构建,就是避免本地构建出各种各样的状况,比如更换电脑或者数据迁移等问题。
虽然这两款离线工具都不错,但是我依然坚持之前的选择工具的原则,这样可以减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工具本身。也就是说,这款工具得跨平台,最好是全平台,有方便的数据同步方案。比如 flomo 这种,不管在哪个设备上我只需要下载安装 flomo App,登录账号就可以看到之前所有的数据,也能有统一的用户界面,立刻就能开始自己的工作。
对于工具本身来说,不必投入过多的精力,现在很多人选择工具组件变的办法就是问一下 AI,把你的要求输入进去,立马会给你靠谱的答案,然后直接用就行了。
PS,目前个人网站采用腾讯 Edgeone 全球节点加速,避免之前腾讯的轻量云服务器国外部分地区无法访问的弊端。投资笔记的静态网站目前依然采用 Cloudflare Page 方案,未备案的域名只能用 Edgeone 的海外节点加速,我看了一下,国内访问命中的是新加坡节点,速度一般般,加上最近 腾讯的 Edgeone 在搞活动,各种滥用比较多,经常崩掉,等等再说吧,Cloudflare 的加速节点虽然在国内访问不咋地,但是在海外还是神一般的存在,免费且稳定,待一切都平稳之后再说。
推荐:梳理调整一下效率工具
上文:挑战早起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