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7/2025

从 Obsidian 看离线工具的数据迁移

图片

 

之前确定的选用工具的大原则就是要跨平台,并且最好是数据能同步,也就是说,得有在线版本,比如 flomo Notion 等等。

 

而目前我写作的主力工具换成了 Obsidian ,作为一款离线编辑器,说实话,确实优秀,没有在线工具那种等待转圈圈,几乎秒开。最主要的,也是网络上最多人推崇的是,数据安全问题,它完全离线,你的所有文章都以 markdown 文件存放在你的电脑文件夹中。如果你用 pad 和手机,同样存在你的 pad 和手机里。

我在想,则会不在迁移的时候遇到不可控的问题。正好最近家里新配了一个台式机,我就试了一下,将我电脑里的 Obsidian 文件夹直接拷贝过去,然后用 安装好的 Obsidian 直接打开库,完美复刻。连设置、主题、样式、目录结构等等全部复刻到新电脑。

这一刻,完全打消了疑虑,不得不承认,越是轻的工具,越是能持久,Obsidian 作为我现在的码字工具,确实优秀。

而自从我上个月开始使用静态网站后,我将投资笔记原先的动态 WordPress 架构切换为到了静态 Hugo ,我正好也借这次机会测试一下迁移的问题。

虽然文件夹可以同样复制过去,但是在安装 Hugo 的时候频繁报错,无法像 Obsidian 那样丝滑复刻。

依然需要折腾一些配置上的问题。也就是说,静态网站框架在本地安装确实需要另外的配置,可能版本的不同,都会导致匹配出现问题。而好在我整个文件夹和 Obsidian 联动,写作本身没有问题。也就是说,即便我换了新电脑,电脑上也没安装 Hugo ,我只需要在 Obsidian 中写文章,然后将存放文章的文件夹用 Github 同步到网络端,那么网站依然会在云端自动构建。我用 Cloudflare 作为云端构建,就是避免本地构建出各种各样的状况,比如更换电脑或者数据迁移等问题。

虽然这两款离线工具都不错,但是我依然坚持之前的选择工具的原则,这样可以减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工具本身。也就是说,这款工具得跨平台,最好是全平台,有方便的数据同步方案。比如 flomo 这种,不管在哪个设备上我只需要下载安装 flomo App,登录账号就可以看到之前所有的数据,也能有统一的用户界面,立刻就能开始自己的工作。

对于工具本身来说,不必投入过多的精力,现在很多人选择工具组件变的办法就是问一下 AI,把你的要求输入进去,立马会给你靠谱的答案,然后直接用就行了。

PS,目前个人网站采用腾讯 Edgeone 全球节点加速,避免之前腾讯的轻量云服务器国外部分地区无法访问的弊端。投资笔记的静态网站目前依然采用 Cloudflare Page 方案,未备案的域名只能用 Edgeone 的海外节点加速,我看了一下,国内访问命中的是新加坡节点,速度一般般,加上最近 腾讯的 Edgeone 在搞活动,各种滥用比较多,经常崩掉,等等再说吧,Cloudflare 的加速节点虽然在国内访问不咋地,但是在海外还是神一般的存在,免费且稳定,待一切都平稳之后再说。

#Obsidian

推荐:梳理调整一下效率工具

上文:挑战早起写作

点击 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又是新的一周,星球周报封上:
图片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8389.html

7/04/2025

越是在松散的环境中,越是需要定期总结

图片

 

上半年结束了,今天已经 7 月 2 号,但是依然平静如水,这说是有点不太习惯。

 

以往,上半年结束前,各种年中总结和汇报,换着花样的各种数据需要统计,各种汇报 PPT 需要提交,当然,还有各种会要开。其中,最多的,就是综合,个人总结,部门总结,绩效评估总结等等。

想在回想起来,那样的日子当时真的不想再来一次,半年度的汇报和总结在很多公司都比较关键,如果上半年的目标打成情况不太理想,下半年得增加强度冲击年度目标。而锚定的根本就是很多上市公司的报表表现。半年报在很多上市公司那,是个分水岭,这一年的表现情况怎么样,基本上在半年报上就能见分晓了。特别是长期从事投资的人,应该对这个不陌生。

由此导向的就是工作上个各种总结和评选,表现好的人,升职加薪,表现差的,可能就会被调整。而现在这种大环境下,很多公司更有理由做出这样的优化选择。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说,无论是每月的回顾还是这种半年度的回顾总结,依然非常必要。

自从我构建了人生管理系统后,实行每周回顾制度。而这种月度和半年度的回顾总结倒是缺失了挺长时间了。

之前我曾引入了备忘录制度,就是事件和时间节点的重要程度来做一个阶段性的备忘。这种长达 6 个月时间跨度的回顾,涉及到要翻看很多以往的项目和计划清单,以及资源文件。这是个费时费力的事情,按照人的本能来说,是抗拒的。而正是这种本能,使得很多可能比较重要的事情被抛诸脑后,而回顾恰恰可以将这些事情挖掘出来。

这对于人生管理系统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需要一定长维度的回顾来补充,每周的回顾颗粒度太细了,对于很多长期的项目可能不是很好的总结回顾方式,而半年度年度这种时间跨度可能比较合适,在即将忘记的时候,重新翻出来看一看,很多但是想不通的事情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体会。

职场中,这种类似的回顾总结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大部分公司都流于形式,为了总总结而总结。而个人角度来说,你做的回顾和总结是为你自己的服务的,也是给你自己看的,做到什么深度,做到什么广度,都由你自己决定。

#人生系统

推荐:人生系统 2024 年总结

上文:圈子越小,人性越 「脏」:向上破局,唯有 「修炼」 二字

点击 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在开放互联网界,一直对公众号颇有诟病,认为不够开放,违反互联网精神,但是它依然是国内互联网不可逾越的一座山。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8382.html

圈子越小,人性越 「脏」:向上破局,唯有 「修炼」 二字

图片

 

最近对于人性相关的问题有了一些新的思考,我们都是普通人,没有人能逃脱一些劣根性。

 

自从我践行早起计划,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有了新的思考角度,我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转而人的状态也不太一样。

没有了焦虑和较真,只要将身边的人和事都看成自己修炼升级的素材,那么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蒋介石是典型的 J 人,而毛是个浪漫主义的诗人,所以,二者的差异非常鲜明。

我们以往的历史观都是一成败论英雄,而武装力量的取胜,我们将领导者的个人素养看得过重,其实根本上来说,是补给。就像我们作为旁观者看待俄乌战争,巴以冲突,胡塞武装等等。

而当这些都作为修炼升级的素材的时候,就会上升到更高的高度来看待眼前发生的种种,甚至是困扰我们需求,让我们无法自拔的一些事情。

在小环境中,人性的光辉可能会被遮蔽,而人性的很多恶,很多阴暗面会被放大,因为向下走是很容易的,而向上求索是很难的事情。

比如我一直告诫自己,莫要在背后说人坏话,取而代之的一概是赞美,古语有云 「闲谈莫论人非,静坐常思己过」。

大概是当下的环境,整个社会充满戾气,我见到了很多在背后对朋友、同僚、亲人评头论足的场景,甚至是指责、谩骂、讥讽,几近人性的恶所只能表现,应有尽有。

一般这个时候我不愿意参与其中,只能保持沉默,因为一旦反驳,就被被归为同类,引起不必要的争论。

自从我进入 「人生另一阶段」 后,我不再和中年人争论,因为这是一件非常傻的事情,即便你争论赢了,也不能改变什么,连自己都很难改变,更不可能改变别人。

中年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再接受新思想,已经形成一套自我封闭的闭环。越是在小圈子里,越容易加强,因为在逐渐排除和自己不同意见的人之后,终于发现,身边的都是和自己意见一致的人。直到强化到让自己满意、感觉舒服。

蒋介石奉王阳明为目标,退守台北后,将寓所所处山改名阳明山,崇尚曾国藩,躬身入局,但终究无所成。所谓格物、悟道,非一般人所能达到。不过共通点是,唯有不断修炼自己,才是突破这种小圈子习气的有效途径。

推荐:为什么将互联网写作和投资作为第二和第三事业

上文:职场中,虚无感无处不在

点击 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连续三天高温,开启烧烤模式,体感温度最高全部超过 45 度了,大家各自保重。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8379.html

6/30/2025

关注小我,避免陷入宏大叙事中

图片

 

这几年肉眼可见地,大家开始更加关注宏观环境,乃至于国家环境的变化,从企业到个人,都是如此。

 

大概是经济下行的压力,已经实实在在地传导到每个人的身上。这种体感上的不舒服,会让人产生应激反应,自然地,将不目光转到外界上去,以往埋头搞钱的,发现钱不好搞了,只能抬头看看外面发生了什么,原来是这样。

无论是茶余饭后,还是推杯换盏之间,言必称俄乌冲突、巴以局势,乃至于国内破局之策路径,颇有点指点江山的意思。

前几年,这个话题大部分是买房子和后悔没多买房子。

其实越是在这种大环境下,越是需要将注意力放在小我上,过好自己的日子,经营好自己的企业,照顾好自己的亲人。

我最近在读 《蒋介石传》 是个美国人写的,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并且大量引用的蒋介石自己的日记,令人感慨的是,那个动荡的年代,普通人的生活根本没有左右大势的可能,即便你是那少数的精英分子,依然是被裹挟着走,苟且活着,当然,数以千万记的人连活着这个最近本的全力都被迫失去。

这也让我折射到现在的境况,引发了新的思考。一百年前的事情,在时空和时间上的另一个维度,继续上演着,不同的是,参与的人发生了变化。

而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往往会发生很多宏大叙事,有些是历史本身使然,有些是人为的宣传需要。

作为个人,还是少参与的好,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也是宝贵的,聚焦在这些宏大叙事上,往往容易忽略掉小我的很多关切,而这些小我身上发生的很多点滴,才是构成我们生活的基本单元,也是我们能左右和改变的。

另一方面的坏处是,一旦陷入这些宏大的叙事,那么人容易迷失,找不到自我,也找不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存在。

既然活着已经是一件非常不容易和难得的事情了,那么更应该把有效的生命事件和注意力,放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比如,改变一下自己,改变一下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

#个人成长

推荐:新的一年从细微处入手

上文:怎么不让时间快速流逝

点击 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今天开始,江南地区正式开启烧烤模式,连续三天发布高温预警,下午两点钟我看了下电子显示屏的阳光下温度,已经高达 46 度,又到了一年容易中暑的季节。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8370.html

6/27/2025

怎么不让时间快速流逝

图片

 

自从我开启了每天的早起计划,早上的一个程序就是写晨间日记,每天看着日期逐渐增长,意味着又过了一天。

 

特别对于有长期计划的事来说,日子过的很快,一天又一天,一周很快就过去了,转眼一个月就过去了。

即便我用人生系统来管理每天的事务,努力将每天的计划排满,依然都时间的流逝无感,大概是人上了年纪的缘故,感觉时间过的越来越快。

现代娱乐消遣的方式和手段太多了,而且极易获得,比如看个短剧,刷个视频等等,一个小时半天没有任何感觉的就会过去。

我在想,这种主观的感受主要还是将我们很多的时间碎片化了,或者将时间用在了轻松的事情上,从而让人感觉时间会毫不留情地从指缝间溜走。

「唯有学习和锻炼是对抗焦虑的极佳的方式」,当然,学习也是对抗时间流逝的有效方式。

制定长期学习计划,是对抗短期焦虑和时间不受控制的不错的选择。又到一年毕业季,很多人和我们当初一样,想当然以为从此终于可以告别书本,告别学习。可现实情况令人沮丧,即便告别校园许久,但是从未停止学习,甚至是考试,现在每个公司大概都会卷各种考试,一方面督促员工养成长期学习的习惯,另一方面,干到老学到老是更古不变的道理,大量的行业知识在快速迭代更新,以前的经验和掌握的专业知识可能在一两年就会淘汰,这也是职场人不得不去学习的核心所在。

所以,寄希望于毕业就能放飞自我,结束长达十几年的学习生涯只不过是妄想。大多数人在从学校毕业之后,开始报复性排斥学习,也是因为吃了不少学习的苦,想着终于可以告别那该死的书本和各种考试了。

人生的自我学习之路才刚刚开始,而且更难,很多是没有现成的教材和资料的,学要自己去制定目标,搜集资料。

#时间管理

推荐:珍惜下班后的时间

上文:以运动来养病靠不靠谱

点击 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昨天说的小米发布新车,今天资本市场给予了正反馈,​小米股价大幅高开。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8366.html

以运动来养病靠不靠谱

图片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说过,前几年左腿膝盖运动受伤,甚至去医院看过,但是没有什么好办法,经常性地会有点疼痛,严重的时候甚至影响爬楼和走路。

 

所以最近这几年,基本上告别了用腿的剧烈运动,比如跑步,更不要说爬山什么的了。

偶然间,看到央视主持人朱迅,她说之前也有腿伤,但是依然坚持跑马拉松,后来反而逐渐好转了。

我搜了一下医生的官方说明,好像确实如此,因为膝盖部位容易积液和磨损,但是这里面的血液循环平时非常难,只有在做剧烈运动,比如跑步的时候,才会产生积压,从而加速这个部位的代谢,从而将几积液排除,比逐渐修复。身体的的修复能力往往超出我们的预期,很多时候甚至超过药物。

我也是将信将疑,今年 5 月份的时候,我开始尝试边走边慢跑的方式来运动治疗。人到中年,更靠谱的追求就是有氧运动。

说实话,虽然不是每天运动,只是隔三初五去附近河边的步道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跑一跑,这一个多月下来,确实有所好转。我还没了一双弹性更好的跑步运动鞋。

至少从上周开始,我连续跑了三天,膝盖并没有不适感了,或者说,不适感减轻了,减轻到甚至我一度忘了还有膝盖伤病。

这是我亲自实践而得到的,所以分享出来,希望对需要的人有用。

我不确定一旦跑量上来后,会不会再次复发或者疼痛感加剧,所以,我依然非常小心地控制节奏。比如下台阶避免巨大冲击落在左腿,跑步下坡时得可以保持缓慢节奏,或者直接停下来走过去。

这两天,我甚至产生了个大胆的想法,是不是可以进行每天 1KM 的挑战了。对于很多经常跑步的人来说,每天 1KM 依然是个不小的挑战,我想有一天,说不定我可以尝试这个计划。

#跑步

推荐:时不时挑战一下自己

上文:学习一门新手艺

点击 https://t.zsxq.com/0cmqbpv9j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今晚小米召开发布会,主题是人车家全品类,重磅产品在于第一款电 SUV 汽车 小米 YU7,万众瞩目的价格是 25.35 万起,直接对标的是销量最好的特斯拉 model Y,便宜了一万块。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8363.html

6/26/2025

长期写作,注定只有少数人能做到

图片

 

最近一段时间学习了大量 Hugo 和静态网站相关的知识,在网上不断搜罗别人发布的各种教程,有的甚至是七八年前的,当然,很多方法和知识可能已经过时不适用了,在自己实践过程中,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状况。

这个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有意思的事情,即便是很多技术著称的个人网站,现在也很少持续写内容了,有的网站无法访问,有的最新一篇也是几年前的,有的一年更新不了几篇内容,那么想想,当初这么折腾意义何在?

而反观不喜欢折腾各种平台和技术的,反而是更新最频繁的,将注意力和时间都倾注在写文章这件事情上。这大概才是构建个人网站本身的意义所在。

中文互联网写作界,这十来年,基本上被公众号垄断,虽然在其他类似的平台也有不少,但是真正能长期写的,还是早期公众号上的那一批人。

而付费社群、卖课这几年虽然从过热开始走下坡路,让大家看到好像到处都是写课的,但是说实话,那些依然还是少数,因为真正做文字内容的,一般不太会在互联网上大肆宣扬。

虽然大家都知道长期阅读、长期写作的好处,但是无奈,大部分人都做不到,就像现在你看到的,很多当初的个人网站不再更新,很多公众号不再更新,都是一个道理,而这还不包括的大量关闭掉的网站。

不少人感慨,为什么长期还在密集更新的个人网站,大多集中在英文世界,或者说在国外?特别还有一些是高质量的内容,我的网站侧边栏中有几个是长期更新的写作者,已经非常难得,还有几个英文的我没放进去,估计大部分人也不会去看,我只在订阅工具里面订阅了。

据我观察,一方面,国外有个人网站的长期生存环境,即便很多十几年前的平台,依然能方便地提供普通大众建站的功能,而国内大部分已经不复存在,个人建站还需要各种备案。另一方面,国内在互联网上发内容是要自我审核的,有些内容是不适合发布的,有一说一,在海外,条件相对宽松一些。这也从根本上打击了不少一直不坚定的长期写作者。

而最根本上的原因,依然在很多人没有内容而写,究其原因,没有长期大量阅读的先觉条件,自然不太可能长期去写内容。就像大家都知道长期锻炼身体最自己是后好处的,无论是年轻人、中年人、还是老年人都应该有这样的共识,但是真正长期去做的人,仍然是极少数。

投资笔记的丝滑写作发布系统已经构建完成,以后大量短内容会发在投资笔记的网站上,构建这个新的系统我也是有点私心的,重新布局在海外,静态化一劳永逸解决了国内外访问速度问题,几乎秒开,搜索引擎更加友好,会解决流量枯竭问题,会带来大量正反馈。

#写作

推荐:公开写作平台的选择

上文:简洁、静态化才是趋势吗

点击 https://t.zsxq.com/0cmqbpv9j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又到周一了,星球的周报奉上。
图片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8356.html

6/18/2025

简洁、静态化才是趋势吗?

 

最近公众号流行发布纯文字,并且系统推荐也给于倾斜,我认为这不是什么常态,而是纯文字内容更加容易被机器识别,没有乱七八糟的内容,文章质量相对也更高一些。

 

这就像网站里面的静态页面,会格外受到搜索引擎的青睐一样,原因很简单,静态页面访问速度更快,不需要程序在额外转化,而是已经实现转化好了放在那边,无论机器访问还是人肉打开浏览器访问,都可以反应极为迅速地呈现出来。

 

我最近在测试几个静态页面的方案,一方面是基于节约服务器成本的考量,另外,服务器经常出状况,这会耗费我不少的精力,怎么算都不划算。于是就想一劳永逸用静态页面来实现。

 

经过一番测试,免不了再次要面对复杂的重构,还得折腾代码,说实话,是个苦差事,但是一想到收益比,还是值得的。

 

无论是成本上,还是财务上,都是最优选择,短期内学习一点额外的内容是值得的。

 

之所以测试这么长时间,依然是希望找到一个最优的方案,后期不用再折腾代码,也不用关心服务器,只需要专心在写作这件事情上。

 

目前测试的是将投资笔记的一个小站的内容先实现了,内容说实话并不多,只有 200 篇左右的内容,但是已经让几个方案不堪重负,甚至直接挂掉,这一路下来,实在让人沮丧。

网上那么多被吹上天的方案,在现实面前直接跪倒,尤其是在大量图片和文章的情况下,不是崩溃,就是在生成时间上让人无法接受。

另外我还得考虑方案中对未来 5-10 年的可行性,这中间所采用的各项工具,不能中途跑路,存储空间不能被干爆掉,未来我可能还得换电脑或者使用其他输入终端。

我所能找到的几乎所有教程都是程序员们写的,而他们基本上都没有大量且长期写作的精力,非技术出身的写作者碰到的很多问题他们都没有遇到过。所以这个教程的参考意义并不大,而我所熟知的几个长期写作者,基本上都还在用动态程序的方案路径上。

今天偶然间找到远在西雅图 [椒盐豆豉](https://ift.tt/WS9lYMI) 的文章 (国内需要科学上网才能访问),采用熟知的 Hugo 的静态方案,我准备再做一次测试,希望在基于 Obsidian 离线编辑器的配合下,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将长期成为我的写作流。

相比较而言,我敬佩的长期写作者村上春树几十年如一日,虽然从纸笔换成了电脑,但他依然采用最朴素的方式,每天打开 MacBook ,用电脑自动带的文档程序写满四页纸。

#写作

推荐:升级人生系统,为什么我建议你做个个人网站

上文:为什么将互联网写作和投资作为第二和第三事业

点击 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最近中东大涨,油价再次大涨了,国内的刚刚发布的数据真是让人揪心。
图片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8352.html

6/16/2025

为什么将互联网写作和投资作为第二和第三事业

图片

 

我多次在文章中说过,人应该有一个下班后长期从事的事情,这个目标可能长达时间甚至几十年,把他作为你的终生目标,每天往这个目标用一点力,摒弃短期的焦虑和摇摆,久久为功,相信会有所得。

我将这个副业目标锁定在两个领域,一个是互联网写作,另一个就是投资。

说实话,互联网内容产业并不被人看好,甚至被认为是个落后的模式。但我认为,这反而正是好事情,我从 2006 年开始在互联网上写作,那时候内容产业发展还方兴未艾,到后来的繁荣,再到泡沫破裂。我也算是见证了一个产业的兴衰周期,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能这样穿越一个周期,并且是作为参与者。

正是因为我之前就是这个行业里的,并且在互联网写作方面有了 10 年以上的经历,让我轻车熟路。那么为什么不是传统的写作,非得是基于互联网呢?

现代社会,得感谢互联网,让信息传播便利性大大增加,而基于互联网的写作可以以几乎零成本的方式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这是以往所有的文字载体都不具备的能力,而这更加能让一个人的文字长期在互联网上存在,并逐渐构建起影响力。

这种边际效应让基于互联网写作,成为了不二之选,而 PC,各种 pad 甚至手机的极大便利,让长期写作,随时随地创作成为可能。随着终端设备的快速迭代发展,这种优势可能还在扩大。

从 2006 年开始我就决定做一个属于自己的个人网站,并且以此为原点,将自己的互联网上的内容汇集在此。

周末两天我在翻阅阮一峰老师的网站,以及 Simon Willison 个人网站,阮一峰是从 2003 年开始更新内容,而 Simon Willison 则要追溯到 2002 年,那么古早的文字,你到现在都可以在他们网站上看到。这是自己建立网站的最大的意义,这是任何一个商业平台都无法做到的。在他们那里你会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做长期主义。

而投资,我认为是人的终生职业,即便到你退休了,依然能从事的事情,一方面可以保证你的财务不断增值不被通货膨胀吞噬,另一方面,他是你能长期一个人就能干的事情,不需要助手,甚至不需要和外界社交。

无论是写作还是投资,我觉得都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不需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甚至可以站着就把钱给挣了,而且都是合法纳税后的收入,晚上睡得着觉。

这是任何其他行业都不具备的,尤其是投资领域,我认为这是修炼一个人心性的绝佳场所,你是否犹豫不决,你是否果断决策,你是否有自己一套判定事情走向的标准,都需要你自己去研究、学习、实践,不是靠吹牛逼就能得到的。

我们在职场上见识过太多的人不靠能力就能上位,就能赚到和能力不匹配的收益,而在投资领域,这一切都不存在。他是如此客观又公正,任何人在市场面前都来不得一点假。是骡子是马,很快高下立判。

最近在读 《蒋介石传》,挺有意思,蒋介石 1920 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时开始炒股,作为一名军官,当时在上海还算是蛮有地位的,两年间,亏了二十万银元,他和陈果夫还成立投资公司,钱大部分都是借的。后来还不起了,孙中山帮他换了一部分,青帮大佬黄金荣出面帮他和债主调停,黄金荣帮他承担了所有债务。从此安心当一名军官搞革命,不再关心投资的事情。

你看,即便自律到 1917-1972 年无一间断写日记的蒋介石,人性的弱点在投资方面被放大,同样占不到一点便宜。

而投资没有退休一说,即便你活到九十九,只要还能动,没人能阻止你搞投资,而二级市场上的投资魅力大概也在于此吧。

#终生职业 #投资

推荐:寻找到你的终生职业

上文:以 10 年为时间维度的衡量标准

点击 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星球周报,每周一推送,之前一周精华好像不推送了。
图片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8348.html

6/15/2025

以 10 年为时间维度的衡量标准

图片

 

我将目光回溯到最开始的状态,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离线版的软件,我的选用原则是必须全平台覆盖,这样的好处是,无论是用电脑还是手机,都可以方便完成数据同步。另外,能做到全平台覆盖的软件,一定是个发展成熟的软件,不太容易跑路倒闭。

 

如果没有,那么我宁可选择在线软件服务,因为理论上,在线版可以保证只要有网络,就能使用,没有终端设备的限制。

这让我再一次从上帝视角审视网站平台的选择,一直以来,我都是用动态的 WordPress 程序来搭建网站,运营管理相对复杂,但是好处也很明显,只要有个浏览器,我就能方便地管理和发布内容。

而目前来看,静态网站相对有不少优点,但是从运营管理的角度,难道确实比较大。你需要多个软件相互配合,还得基于 PC 这样的设备,大部分都不支持手机操作,换个一电脑,你还得做一番迁移的工作才行。如果像我一样日常是跨平台的,那么将是灾难,每天光应付不同平台的数据同步问题就够了,更不要说保持长期写作了。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最近几年,我在选择工具的时候,一般都会用 5 年甚至 10 年这样的时间跨度来考虑,如果这个工具 5 年或者 10 年后还能继续存在,那么我才会考虑使用。

其实在思考其他东西的时候用这种相对长远的眼光去考虑的也有很大的好处,可以杜绝短期诱惑,更加聚焦于事情的本质去考虑问题。

比如投资投资这件事,10 年后,我应该还在投资,并且比现在更加成熟,你买哪个公司的股票,不妨用 10 年的思维来考量。

比如写作这件事情,10 年后我应该还在写,毕竟我已经写了超过 10 年,这种长期而确定的事情,可以让你杜绝短期的刺激,摇摆不定。一旦确定行增加,人就会感觉更加轻松。

回到最近关于静态网站的考虑,本来想一劳永逸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花了一些时间研究和试用了一圈下来,并没有发现有哪个能保证 10 年这样的跨度依然能稳定运行不被淘汰的。

推荐:以 10 年为单位的写作生涯

上文:泡泡玛特的 「无用」 与永恒

点击 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最近江南地区持续阴雨和闷热,这正是令人几欲先走的梅雨季节。而这来过年天发现睡眠质量也异常的差,白天也容易犯困。苏超的热情一点不减,本想带孩子现场感受一下比赛气氛,无奈一票难求,照这个样子下去,明年的联赛,标配得是 5 万人的体育场了。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8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