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2025

当再就业成为主旋律

 

图片

 

前几天看到一位南京大姐,高级工程师+建筑师,以前在设计院,中年下岗,现在在一家饺子店打工,被央视采访,成为再就业的典范,正面宣传的案例,让人不胜唏嘘。

其实再就业大潮已经是三年前的事情了,只不过到现在让人在继续,不少企业还在裁员,而扩大生产,招人的企业不多。

连传统的 IT 大厂,往年都是浩浩荡荡去各大高校抢人,如今也盛况不在,即便如 BAT 这样的传统大厂,也在不断进行业务调整,伴随着的也是岗位的调整。而这几年的经济下行,让下岗再就业成为职场的主旋律,而这一次的规模可能远超 98 年国企下岗,不同的是那一次是国家意志,而这一次是市场选择。

市场的转变已经让职场再就业的形势发生了更本性转变,以前企业招聘员工,给猎头服务费用,而今企业都在谨慎行事,不再愿意出这些费用,猎头转而向大量求职者收费了。从宏观数据来看,企业没有扩大生产的意愿,增发的货币只不过在金融系统内空转,这让我们看到,即便 M2 增量如此可观,依然没有通胀,甚至 CPI 没有止住下行的势头,意味着继续通缩中。这和大洋彼岸真是冰火两重天。

这几年据我观察,承载大量下岗员工的是灵活的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以及掏出积蓄开店的,所以我们看到很多行业新手。

官方的意思也很明确,当下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中年下岗再就业,无非要你降低预期,主动适应环境等老生常谈的道理。

说实话,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从事和本质工作没有关系的行业,并且靠它来谋生,非常艰难。我之前所说的人生第二曲线,需要早一点规划,明白这个道理越晚,越吃亏。一旦遇到这种经济的周期,就会更加困难了。

很多人说,为啥老外那边疫情后好像没收到大影响,经济快速复苏了,并且看来没的数据,甚至可以用增长强劲来形容,股市也双双创新高,如果你关注国际资本市场,即便是日本、印度、欧洲等国家,都在疫情后的这两年大幅反弹。

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处在了历史的实在路口,过于悲观和批评的文字不能写,因为即便写了也发不出来。聪明的你大概也意识到问题出在哪了。

最近我们看 AI 行业的发展,屡见报端头条,老美那边的发布会,大部分 AI 骨干,至少一半是华人,很多都是移民二代了,也就是说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所以,不要有什么盲目的民族情绪,觉得中国人怎么样怎么样,要理性看待,他们成中这边的 AI 为 「他们国家 「,很多人用脚做出了投票,我看李飞飞的 《我看见的世界》 也颇有这样的感受。既然人一辈子就这几十年,为啥不选择一个让自己舒服的方式活着呢。

艰苦奋斗好像是东亚人,特别是中国人的特质,我最近看了不少日式管理哲学的书,日本同样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日本在东亚算是最像西方的国家的,依然如此。强调要艰苦工作,这是取得成功的不二路径,企业如此,个人同样如此。然后拼命攒钱,为自己未来的生活构筑护城河。反观西方文化完全不一同,这就难怪这些文化对东方人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了。

如果还是生活在东方这片土地上,依然得遵循这里的处世哲学,几千年 了,都是如此,不太可能改变,除非像少数人的选择那样,用脚投票,走出这片土地。

最高高深的道理往往都是最朴素的。

#职场

推荐:中年人遭遇职场危机应该如何自处

上文:AI 的新理解

点击 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关于投资方面的内容我都发在小号上了,纳斯达克昨晚首次触及到历史高位 21000 点。为了政治正确,我只能说,老美一切都是纸老虎,爬的越高,摔 得越惨,还是我们三千多点稳当些,下跌的风险也更小。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8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