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毕业生,可能日子一样不好过,更扎心的是,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职场依然不容易。因为大的背景是,我们的快速化、粗旷式发展阶段已经过去,即将步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很多指标都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当然,产业结构同样如此,比如外贸不可能一直以两位数增长下去,事实上很多行业已经发展见顶了,增量市场只会在快速发展阶段存在,一旦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将是另一番天地。
伴随着的,折射到个人身上,是每个人要从事的职业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之前进场打螺丝、进工地搬砖,现在发现工厂不需要那么多人了,流水线上多了很多机器人,未来这个趋势还会继续,所有城市的开工工地已经不到高峰时期的一半,伴随着的,也不需要那么多人搬砖了。
有人目前对比了一下中美收入最高的职业,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过去我们这边是很多和工程师相关的,连很多干部都是工程师出身,而现在我们发现这个趋势正在发生变化。从老美的职业分布也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不顾老美过去几十年搞虚拟经济,老特现在上台,是一种拨乱反正,要求制造业回流,让美国再次伟大,很多人在问美国还能怎么个伟大法,就是那个占据全球一半产能,上能登月,下能造胡佛大坝的美国。
我们其实在十年前也只是到这个问题,把制造业立国定位基本国策。也就是说,未来即便降速了,但是制造业依然会是基本盘,是保持竞争力的基本盘。
所以未来的职业选择不会偏离这个大趋势太多。
这几年突然降速,导致很多人被迫再就业。发现除了之前从事的职业,好像能谋生的手段非常少,自己的技能也少得可怜。
前几天的文章中说到的,南京一位高工、建筑师,事业后从事餐饮店再就业。这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了。以前在电脑前画图,好像除了这个基本职业技能,其他的技能并不多,好在还会从事基本的餐饮劳动,而有些人可能连这个最基本的工作都无法胜任,再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当抛开自己从事的 唯一职业,迈开腿,骑着送外卖这个低门槛成了很多人的第一选择。
而如果现在从头来过,让大家选择职业,你会选择什么职业呢。我想,我可能依然会选择那种需要自己付出体力的工种,保持自己的动手能力。关键时刻,这可能是你活下去的最大保障,无论是在快速发展时期,还是遭遇 100 年前那种战火纷飞的年月,都是如此。
上文:互联网副业还靠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