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025

好的、不好的,通通说再见吧

图片

糟糕的 2024 即将过去,崭新的 2025 年即将到期,对未来,总是充满了憧憬,保持积极乐观,任凭外界纷扰,向内寻找平静。

对于我身边很多人来说,2024 年都是艰难的一年,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可能更糟糕,可能会更好,不管怎么样,有一个美好的期望总比板上钉钉的不美好,更让人憧憬。这大概也就是大家总是对未来满怀期待的原因吧。

这一年,历时两年的项目也画上了句号,新的一年将再次踏上新征程,浮浮沉沉的两年,让整个社会积攒了很多的怨气。刚刚看到新闻,全国外卖骑手超过 1000 万,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好像并没有人关心 2 亿农民工兄弟的去向。奇迹我们都是农民工中的一员或者亲戚,城市大马路边多了不少早餐摊点,这是江南城市为很多谋生活的人提供的包容和便利,他们中的不少人闲聊过,不少也是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

我想,他们最能代表经济的基本盘。

时下讨论最多的,是产业立国,科技芯片,人工智能。但是依然无法提供那么庞大的就业岗位规模,这是很深的痛,像一个伤疤一直在那,可能需要未来的 10-30 年,等到这一批农民工逐渐老去,退出社会舞台,新的产业工种逐渐出现,就像今天的外卖骑手一样大军一样。

岁末年终,很多都在总结,很多 App 都提供了年度报告,这一年来,我基本上每天拍一张或几张照片,记录身边都美好,大部分是天空都和街景的照片,选来选去,题图的这张照片是我今年用的最多的。

这是我三年前从浙江带回来的一刻多肉,在我和家人的悉心照料下长势很好,但是没能扛过今年的高温天气,彻底挂了。这是两年前的一个早晨我在阳台拍的,那时候的心境和现在已经大不同。

我把他作为今年的年度照片,向阳而生。

今年的红包封面已经正式开始,和以往官方免费送名额不同,今年是公众号作者设计好红包封面提交审核,然后要用户来付费了,我估计今年红包封面没有去年的热闹了,去年 4000 个红包封面引来了几千人疯抢,很多人没抢到,我说等今年,结果微信官方的玩法变了,没有办法兑现去年的承诺。新的一年说蛇年,受欢迎程度完全没有去年的龙年高,去年的青龙守库引发疯抢,今年估计青蛇会让人望而却步。

我把这张年度照片做成封面了,取名“向阳而生“,如下: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8002.html

新年写作展望

图片

最近一段时间写字还是受到不小的影响,一方面,最近一段时间都是脱离电脑作业,用手机写字确实有很大的局限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用pad确实是个不错的补充,我今年购入了一款安卓pad,自带键盘,虽然键盘没有机械键盘打字方便,但是应对日常写字是够用了。

明天就是2024年的最后一天,作为写字的人来说,这一年,效果过错,我的知识星球官方统计报告已经生成,这一年下来,写了63万字,并且大部分是以中长篇为主。当然,其中的大部分内容我都发在了公众号上,以及备份在自己的个人网站 joojen.con 上。

 

图片

 

这些文字大部分也都是我这一年的日常日靠和总结的文字,公众号上的文章也都申明了原创,这些文字可能对比别人来说的意义,远远没有对于我自己大。

这也是我坚持长期写作的初衷。

网上大部分教人写作的课程,都要求你要利他性,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如果你的文字对于你自己都没有太大的意义,那么对于别人来说,就更没有意义了,谈何利他。世界上,大部分人些的文字,都是只对自己有意义。

因为你所处的环境和经历,世界观、价值观等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大多数时候都会没有办法共情的。别人看这些文字,也都只是一个个认识的汉字而已,而这背后的深意,往往都只有写作者本身才能真正体会。

新的一年即将来领,我想,我仍然会继续这样写下去,当然,新的一年,会有一些调整,对于知识星球来说,这一年,基本上算是完成了星球资产的积累,我也在里面更新了人生系统和几个子系统的的从无到有,由小变大,这一年星球更新了100万字,是我和朋友们共同积累的结果,星球也正式买入第9个年头,会和公众号、个人网站这样的免费公开内容做一个梯度。新的一年对于公众号又多了两次改名的机会,这是为数不多的,可以保持一点新鲜感的小改变,公众号从年初到年底,基本上没啥大变化,只是阅读的人越来越少,都去刷短视频和短剧了,注意力老早被吸引走了。

 

图片

 

现在公域上写作获得关注越来越难,我又不想去折腾新的平台,目前还会在现有的平台上去完成。投资笔记由于涉及到监管,发在星球内大部分都被删除,只能放在外面,目前用 Notion 直接发布网站的,由于绑定域名有问题,现在做的是域名做跳转,如果2025年 Notion 政策调整,会考虑直接绑定域名,这样访问更方便,当然,网站上主要作用还是备份,毕竟无论星球、公众号或者国内任何平台,很多文章都有可能随时消失掉。

所以备份到一个可以全球访问到的网站上是最稳妥的方式。当然现在投资类的文章我已经些的非常谨慎,尽量保证在国内平台能长久存在,但是对于星球这样的平台,措辞空间实在太有限了,目前基本上放弃在星球上更新投资类的内容,偶尔会聊一下大形势。

以上。

 

推荐:年底几个关键词

上文:脱离电脑运行人生系统

我的知识星球「JZhou的朋友们
已经运行了8年,
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每天分享思考、成长经历,
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总是孤独而艰难的,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入住星球,
陪你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私人微信:joojen

禅定时刻

这一年下来,各方面都发生了不少事,作为个人,这一年过的都不太容易,只有少数行业还可以,大部分行业的个人体感都不好。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一起向前进发吧。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7997.html

12/27/2024

微信送礼物是电商未来方向吗

图片

大家对于微信小店上线的送礼物功能简直是奔走相告,因为这可能会创造电商领域的另一种玩法,类似于红包玩法,大家讨论的非常热烈。
结果腾讯官方公关部门出来辟谣,他们没有指定什么远大的目标,只是一个小功能,恳请完结不要期望太高。

现在的电商基本上就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晚上店铺,另一种就是视频直播带货。放眼全球,都是这样,第一种模式是美国发明的,第二种是中国发明的,而微信现在尝试的基于深度社交电商是微信独立这二者之外发明的第三种。所以,没有办法不让外界狂欢。如果一旦成功,这种模式很有可能会被广泛复制到各大社交平台上,比如国外的Facebook等。

这个送礼物蓝色小卡片有点类似十年前的春节上线的微信红包,那可是现象级的产品,虽然只是个工程师花了很短的时间做出来的,结果彻底改变了社交的新玩法,用载入史册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而这次的蓝色礼物卡片,可能不太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将彻底改变传统电商玩法。

以往大家发送也给商品,只能把链接或者这个商品的页面直接发送到聊天窗口中,而这种送礼物的方式增加了仪式感,并且填入收货地址就直接可以等礼品到货了。

这和红包是完全不同的,因为红包,马上打开就能兑现,而这种礼物打开后,你还得等,大概率要等1-2天才能收到实物礼物。这种感官上的刺激有没有那么强烈了,一旦冷却,给人的情绪价值可能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所以,物流速度,可能就是制约这个产品形态发展的最大障碍,如果能和美团快手合作,十几二十分钟后就能将礼品送到用户的手上,那么这个形态将是无敌的。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7993.html

12/25/2024

脱离电脑运行人生系统

图片

最近大部分时间都是脱离电脑在工作,这对于以往的工作习惯是一个比较大的冲击,长时间我依托Notion来运行人生管理系统,当然,工作系统中的所有事项也是运行在Notion上的。

那么最近这种新的工作方式,也让我探索另一种可能,就是在没有电脑的情况下,人生系统的还能不能运行。

其实对于大部分人的大多数时候,都是脱离电脑在生活的,那么如果能正常运行下去,对于更多的人来运行这个人生系统其实也是有比较大的参考意义。

在脱离电脑的情况下,白天只能使用手机来运行和查看相关内容和事项,晚上才能打开电脑。比较好的消息是,Notion的手机版本做的也不错,在手机上打开完全没有问题,当然操作效率上肯定没有电脑方便。

另外,Notion 日历手机版本目前功能还比较单一,这是比较不方便的,否则,就可以整合到手机自带的电脑里,将每个项目中的待办事项直接调取出来,显示在日历上,这样更加方便,Notion日历手机版本希望在2025年能有所突破,那么Notion的很多代办事项就能和手机日历整合,将完全变成一个利器。

而现在,我依然得打开Notion来查看每天的项目进展和代办事项。

经过几天的使用来看,目前用手机运行Notion还有不少的不方便。屏幕的变小让Notion这个功能强大的应用满屏幕都是输入点,手机操作没有办法像电脑鼠标那样精准,所以误操作的概率就增加了。

这样一来最要命的就是效率的大幅下降。最好的方式还是在早上或者晚上,review一遍项目清单,看里面有哪些事项是第二天要处理的,那么就勾选到inbox中,或者日期设置到第二天,那么在日历和代办清单页面上就能看到了。第二天用手机的时候,就只需要看哪些事项就行了。

其实手机还有个好处就是,在记录的时候,完全可以依托语音输入,并且拍摄图片就是顺手的事,这是电脑上所不具备的能力。以后移动办公将是趋势,电脑的使用频率可能越来越低。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7988.html

12/22/2024

系统扛住了冲击

图片

最近一两个月,工作上的事情一下子多了起来,加上投资的事情占据我不少时间,这就非常考验我的人生管理系统,这个有点类似项目管理系统的东西,相信不少人都有类似的尝试。

我之前很多年也是一直在用一些项目管理的系统,比如表格,或者看板等形式,这种系统往往很容易在你遭遇巨大的忙碌冲击下,彻底瘫痪掉,然后被丢弃。

相信人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然后再次回到没有系统的状态下,这样人是舒服了,不用额外把所有事情规范到一个系统中去,每天还要记录,分析,复盘。本身已经够累的了,还额外增加这些工作量,何苦来哉。特别在非常忙碌的情况下,每天忙得脚后跟打屁股,哪还有精力和时间搞这些。

我也曾经经历过多次这样的放弃,再启用,再放弃的循环,最后我决心长期用系统来来管理每天的所有事物,正是遭遇了异于往常的忙碌,很多事情会出差错。到头来事情做的自己都不满意,更不要说让别人满意。生活,学习,家庭等各个方面同样如此。只有这种用系统长期来管理,徐徐图之,把一些长期的和短期的事情都妥当地往前推进,才不至于到时候变成灭火队员。忙的脚后跟打屁股。也就是说,启用人生管理系统的根本目的依然是获得自由。

最近,工作上的事情一下子多起来,当然是早期不受我控制的因素导致的,虽然半年前我就提醒,避免年底面临巨大压力,但是目前这个项目的推进还是进去到了当初预想的最坏情况,虽然我的提醒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甚至为此情况发过火。

但是最坏的情况还是发生了,那就只能面对。并且秉持着往好处想,往好处做的原则,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是我从去年启用人生管理系统后,遭遇的一次巨大挑挑战,还好的是,这一次,系统没有被冲垮。它依然在每天起着作用,稳步推进,避免重蹈覆辙。

图片

推荐:Notion 构建的人生系统也有缺陷

上文:冬日暖阳

我的知识星球「JZhou的朋友们
已经运行了8年,
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每天分享思考、成长经历,
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总是孤独而艰难的,
点击https://t.zsxq.com/0cmqbpv9j入住星球,
陪你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私人微信:joojen

禅定时刻

每次在经历巨大心灵上的冲击的时候,反而是思考更加深刻的机会,2024年还有十几天的时间,很多公司都在做一年的总结了。2025年要怎么走,无论是你在职场,还是自己做点什么事,都是要好好考虑的时候了。

创业、投资、职场,都会面临一些不可知的风险,有外围的,有自己内在的,然而,拼搏依然是不可回避的事。保持创业心态,艰苦奋斗的作风依然是迎接2025年不确定性的最佳方式。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7978.html

12/19/2024

到有人的地方去

图片

前天聊了一下,关于现在互联网新的发展趋势的话题(互联网发展到新阶段),是的,现在流量,确切的说是人的注意力,都被几个大平台瓜分了,所以那些小网站基本上没有机会了。

所以我们在互联网上写作,要想构建更大的影响力,甚至获得收入,就不得不变成这些大平台的“长工”,而这些大平台已经实质上变成了数字时代的农场主。

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但是有不得不面对的显示。

是的,互联网从早期的百家争鸣时代,步入了少数寡头的时代,有人称之为互联网的新奴隶时代。

人们的注意力和互联网时间,都被圈在这几个大的寡头那里,国内外都一样。所以,要想在互联网上谋生,就不得不到这些大的平台上去。

之前的独立网站将越来越没有前途,甚至有人预测,基于此的很多商业公司都会倒闭。搜索引擎已经在几年前就不收录新网站了。可见其严重程度,已经进入存量博弈时代,这已经成为事实。

为了应对这种变化,我们也不得不在几个平台上辗转,比如微信、抖音、小红书等。

基本的逻辑就是到有人的地方去,到人流入的平台上去。虽然这种做法非常功利,但是无奈之举,互联网进入存量时代,那么网民的时间和注意力就会被瓜分,这是最基本的流量思维,也是最朴素的道理,只要你的模式还基于互联网,就不得不这样做。

我以个人网站构建起了基于互联网的核心节点,但是逆向倒流已经不现实,只能将它作为一个核心节点,来连接其他的平台,因为在几个大的平台之间辗转,他们之间相互屏蔽,那么搭建一个中间的中心节点就非常必要。只要是有心人,总会通过这个中心节点找到我所在的平台,可能5年只有,很多人的注意力和时间已经切换到另一个平台上去了。但是这个中心节点依然在互联网上,像一个灯塔。

目前我另一个关于投资笔记类的内容,由于涉及到行业强监管,不得不飘向海外,这给这个内容形态的访问便利性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由于我不想再花额外的费用,所以它依然存放在我的notion中,发布到全球,意味着,只要你愿意,通过网址就可以访问,但是我知道,真正这样访问的人非常少,因为网民都被圈在了那几个平台上,他们不太可能跳出平台通过网址来访问,但我依然提供了一个备份的方案,只要愿意,他们依然可以被看到。

为此,我也付出了极大的热情和时间,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现在还在做的人,其实真的不多,谁叫我们怀揣理想注意呢。当然,平台依然会是重点坚守的方向。

推荐:大部分人是没有系统的

上文:周末时间对人生系统很重要

我的知识星球「JZhou的朋友们
已经运行了8年,
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每天分享思考、成长经历,
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总是孤独而艰难的,
点击https://t.zsxq.com/0cmqbpv9j入住星球,
陪你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私人微信:joojen

禅定时刻

几天国内资本市场的高开下杀,又让很多人看到了10月8日的历史重现,这大概也是很多人对大A由爱生恨的主要原因吧,而在此基础上,还能继续保持对大A热情的,才是真正的长情。

每天投资相关的笔记在海外版 https://ddbzhou.com 上,可以测试下你所在的地区能不能正常访问。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7974.html

12/10/2024

周末时间对人生系统很重要

图片

其实这篇文章我很早就想写了,之前也大概探讨过周末这个时间的问题,但是都没有太深入去聊。自从我开始践行人生管理系统后,越来越感受到周末时间的重要性。

什么才是周末休息时间

有的人单休,有的人双休,还有不少人7天工作制。我构建的这个人生管理系统,核心是基于8+1系统,这个系统的根本就是建立在一周7天,但是必须要只有休息日的基础上,也就是说,你必须要保证一周至少有一天的休息时间。否则,当你运行这个系统的时候就会发现崩溃掉,要么你自己崩溃掉,要么这个系统崩溃掉。

所以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在什么样的工作状态,都需要这个时间。

8+1系统讲究的是要对一周的事情做总结,分析,从而达到想要的真正自由,甚至于可以好几天不用去公司,公司照样运转正常,8+1系统的创始人Henrik Werdelin 就是一家公司的创始人,正是基于此,他构建了这个8+1系统。

如果没有这个时间,意味着,你将无法完成每周的总结,每年52周,如果每周都这样下去,那么这个系统就名存实亡。

而从事一周总结和分析的最佳时间,就是周末的放松的时候,这个时候大脑更加具有创造力,我们对生活中的8个领域做一个总结,以及下周准备改进的方向,如此递进,生活、工作、学习等8个领域才能走向平衡。

临近年底我最近工作的事情逐渐增多,这也就压缩了其他领域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于占用了周末的时间。有时候甚至连轴转,这在很多职场人士那里应该是司空见惯,甚至是常态。但是现在的我非常警觉,避免自己跌入低端勤奋的状态中,因为我很清楚,那样的状态,产生不了什么好的成果,工作中如此,学习、生活等等同样如此。

为什么是一周

这个间隔是一周,为什么不是两周或者一个月?国外对于一周7天这个周期是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随着我们和国际接轨,国内用周这个计量单位慢慢也成为主流,工作中更是如此,职场都是以周为单位休息,很少见那个公司以月为单位放假的,学习环境更是如此,我们大部分软件功能都是以周为单位,以月为单位过于长了,不利于回顾和迭代。以周为单位已经逐渐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流,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顺应这种潮流,而不是和趋势作对。那样只会让自己难受。

其实仔细想想,以7天为一个单位也确实非常合理,人的记忆力基本上可以覆盖,如果一个月,那么回忆起来就比较费劲了。

以周末时间为例,无论是我们工作上的休息日,还是孩子的学校,以及家人的休息日,都能够更大程度低匹配协同。

那么我们在计划8个领域中的工作、社交、家庭、投资等领域中的事项,不至于和别人的时间相冲突。

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聊过了8+1系统中,里面的这个+1,也就会总结回顾,是这个系统的精髓所在。所以,不要以为周末时间,我们好像在8个系统中的事情可能非常少,我实践下来,发现里面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反而是这个+1,如果这个没做好,那么这个系统就沦为一个记事本,或者一个项目管理工具,而不是一个真正的系统。

只有你按照这个系统的既定设置,每周递进地完善8个领域中的各种事项,你的人生才可能真正运行在系统上,如果你只是其中三四个领域在运行,那只能说明你这个系统是残缺的,人的幸福感也不会高,距离真正的自由只会偏离的越来越远。

推荐:工作时间和个人时间分开

上文:互联网发展到新阶段

我的知识星球「JZhou的朋友们
已经运行了8年,
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每天分享思考、成长经历,
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总是孤独而艰难的,
点击https://t.zsxq.com/0cmqbpv9j入住星球,
陪你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私人微信:joojen

禅定时刻

运行系统之后,发现周末一点也不轻松,如果周末没有总结,那么下周大概率是在重复上一周的状态,被某一个领域中的繁杂事项支配。现在每周还多了一个投资的复盘收益和操作的事情。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7970.html

12/06/2024

互联网发展到新阶段

图片

上周看了阮一峰老师的一篇文章,对我触动还是蛮大的。个人的小网站将逐渐消失或者难以生存,取而代之的,人们都被圈在少数几个大平台上,并且他们之间还想不不联通,这和早期的互联网发展模式已经完全不同,链接不再是互联网的各奔了。

仔细想想,这些年来,确实如此,国内的互联网发展甚至比国外更早实现了这个趋势,比如你在微信上不能发送淘宝的链接,抖音的链接,很多年前,你在百度这样的搜索引擎就已经无法搜索到淘宝的链接了,因为淘宝屏蔽了外部搜索引擎的抓取。

这些年随着国内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甚至很多玩法已经引领了世界潮流,而这种相互屏蔽、封杀链接的风气开始蔓延向国外。前几年国内的移动互联网占比达到 70%,而大部分发达国家这个比例也才 40% 多一点。而现在,国外的移动不来往比例正在快速增长,很快也会达到国内的这个普及度。

而同样的,国内出现的不少怪现象,在国外也很快会出现。

这样想来,传统网站特别是小网站的繁荣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连回光返照可能都不会出现了。作为古典互联网的标志,个人小网站是塑造个人品牌的主要阵地,也是很多人在网上身份能够得以延续的根本,就像互联网这个茫茫网海中的一个个死人小岛,而这些小岛屿之间是通过互联网实现链接和交换的。

而现在的互联网,则被分成了几块大陆,大部分人都喜欢生活在这几个大陆上,自然,这些小岛屿就没有了吸引力,因为大路上,有更多玩法,更多资源,可以和更多的人交互、产生化学反应。

这是传统的小岛屿模式无法替代的。

所以那篇文章最终的预测是,以往通过卖域名或者建小网站为生的公司,业务可能在未来几年骤降,甚至直接倒闭。

不过,如果往深入一点思考,这样的局面可能并不会出现,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钟摆会往回拨一点,最终达到一个平衡。个人小网站依然会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就像传统资讯网站一样,虽然早已经落伍,但是他们依然会存在。

而我所要做的,就是精简手上的域名和网站,将大部分功能集中在自己国内备案的主域名上,而少数涉及非合规内容需要放在非备案的域名下面,以实现国内海外双通道,并且需要实现将这些一些商业模式嫁接在这个上面,至少收入要能覆盖域名和服务器的费用。那么这样,就能保证这些网海中的小岛能长期稳定运行下去。

推荐:网络居民,网络游民

上文:经济下行周期中的人们

我的知识星球「JZhou的朋友们
已经运行了8年,
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每天分享思考、成长经历,
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总是孤独而艰难的,
点击https://t.zsxq.com/0cmqbpv9j入住星球,
陪你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私人微信:joojen

禅定时刻

链接如果不再重要,那么互联网将不复存在。所以我倒是没那么悲观,只是链接没有之前那么重要而已。刚刚收到新闻推送,基于区块链的比特币已经正式突破10万美元,区块链就是一种强链接。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7967.html

12/05/2024

经济下行周期中的人们

图片

晚上和几个朋友在聊,现在餐饮等各种消费场所异常萧条,甚至破产关门的比比皆是,和几年前熙熙攘攘一片繁荣的景象大相径庭。

这还是在官方拼命刺激消费的政策下的景象。

大家聊来聊去,只能感叹经济确实以前所未有的架势跌入萧条 了,很多公司再次在年终准备裁员降薪。这也是不得已为之,否则,面临的就是倒闭。最后,大家一起失业,这样 的例子,这几年太多 了,相比你的身边也听说或者见识过。消费的降级归根结底是

老百姓钱不好赚了

大家感慨,只要老百姓能轻松赚到钱,哪里还需要刺激,谁还不会消费?

我在准备些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在想,应该取一个什么样的标题,给人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很抱歉,我没有解决方案,我也只能在这里抒发一下情绪,就像和你一起聊聊天,并没有什么总结陈词,强行升华一下。

在这样的大周期之下,谁都无法独善其身。

我们翻看历史,100年前的今天,全世界的人们都在苦苦挣扎着,而很多人还被战争机器夺去了生命。我在想,那种暗无天日的日子,能活下来的都是勇敢者,而这样的变动的日子一直持续到1945年。

现在大概慢慢能理解,纳粹集中营中出来的弗兰克尔为什么被推崇到如此高度。当人在面对这种巨大的负面之中,没有逃出去地球的可能,那么应该怎么办?唯有自我救赎。

而大部分人是不具备的,有的选择结束生命,有的选择其他途径,而自我救赎的人少之又少。

在经济下行下,很多家庭面临巨大的压力,甚至徘徊在破产的边缘,整个家庭氛围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孩子的情况可能更糟糕,大人的情绪很快传导到了每个人身上,小道消息说小学生的抑郁率达到40%。

时隔多年,我们看到多地发生报复社会的行为,也就是说,个人的情绪问题已经变成了很多家庭的问题,乃至于变成社会问题。

而高层目前也没有什么良方来解决,短时间内改善更是不太可能。

所以最古老的哲学再次在人们心目中得到强化,储蓄,深挖洞广积粮,这是应对不确定性、危机最有效的方式,我们注定不可能像美国那样举债生活,至少,现在是行不通的。全世界人都学美国人一样举债,那是不可能的,资源是短缺的,你多我少,我多你少。这是最朴素的道理。

在我们这样的大环境下,资源更是你争我夺惯了,老外见了都怕。

我在想,三年前,我从一个高压的环境下抽离,以几乎惨痛的代价换来短暂的自由,这不能又折进去吧,努力调整好自己,给家庭、家人少一些负面的东西,多送去一些正面的东西,毕竟谁的日子都不好过。

推荐:如何缓解焦虑

上文:江南

我的知识星球「JZhou的朋友们
已经运行了8年,
聚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每天分享思考、成长经历,
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总是孤独而艰难的,
点击https://t.zsxq.com/0cmqbpv9j入住星球,
陪你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私人微信:joojen

禅定时刻

既然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那就不要相互折磨了,多一点理解吧,无论是在什么团队还是家庭中,都是如此。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7964.html

12/03/2024

工作时间和个人时间分开

图片

早些年外资刚刚大举进入中国的时候,职场流传着一个无人不知的规则。老外的工作时间和个人时间是分开的,工作的时候就工作,下班或者休假时间从来不工作,所以他们习惯用邮件来沟通写作。

而国人喜欢用微信、电话等工作生活融为一体的沟通方式。

最近一些年基本上没人再探讨这一类话题了,因为国内工作模式的高效、战斗力让老外们闻风丧胆,也让那些当年叱咤风云的外企们败走麦城。

这种自信心爆棚之后,会想当然地认为我们才是对的,你们这些老外不堪一击。直到最近几年,经济下行,老百姓日子不好过,失业遍地都是,大家惨幡然醒悟,原来那种职场上的无下限地卷,并没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实质性地改变,反而让内卷变本加厉,直到有一天崩掉,就像现在一样。

35 岁以后是职场的门槛,大部分公司不再招聘 35 岁以上的人,在国内几乎成了约定俗成的事情。直到一家头部科技企业在香港踢到钢板,被代理公司公开痛骂,不要将这种病态的职场文化带到香港。

周末看我一则新闻,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大举改革,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简称 CPTPP,其中一项就是要建立完全独立的工会组织,保护劳动者权益,说实话,让不少人酸了一下。

我在职场十几年,经历过合资企业,其他都是国内企业,说实话,我在国内企业没有经历过工作和生活分开的情况。

大部分都是加班、周末值班,节假日值班,没有工会或者工会名存实亡,更不会为员工争取劳动利益。

但即便如此,我们在职场中依然可以用工作习惯来将工作和生活做一个隔绝。上周和一位朋友聊天给了我不少启发。他由于也是异地工作,周一他会早上 5 点钟起床,在上班前赶到工作地开始处理事情,虽然不要打卡,但他还是这么做,他说如果不早起,到目的地可能就要十点多了,那么一个上午就处理不了什么是,跟浪费了半天没什么却别。周五也是如此,他会告诉相关合作方,工作在周五前交给他,他会在周五的下班前处理完毕。之后两天周末,他在家不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家庭中。

这样的工作方式在国内很多企业是求而不得的,甚至会被老板骂的狗血淋头。但是我依然很赞成他的这种方式。即便平时在忙,也不把工作放在周末,即便白天再忙,也不把工作留在下班后带回家。

好的工作方式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只要你严格执行了,你的协作方也会慢慢接受并适应,毕竟,谁都不想下班后还继续工作。

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谨慎用微信来工作,尤其是下班后,能退的群全部退掉,相信我,真要十万火急的事,会打你电话的,而不是十万火急的事,第二天处理并不会有什么大的损失,甚至执行效果会更好。

有个理论叫做“快就会慢”,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欲速则不达,我也是最近两年开始慢慢体会这个道理。

就像搞投资一样,快不一定就好事,而那些真正牛的,都是时候适应了慢的节奏,这是反人性的,只有不断修炼才能掌握。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7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