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4/2025

房子可能不是资产

图片

 

认知这个词已经变成贬义词了,过去数年,很多搞知识付费的,张口闭口认知,而真正那些突破认知的内容反而就在我们身边,并长期被我们忽略。

 

我长期研究和关注投资,并致力于将这个作为未来的终生职业。投资的优点是,时间空间自由、有规律可循、不需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借助现代交易系统,甚至只要有个网络就能进行,并且收入都是交过税的合法收益,踏实。

这是很多行业都不具备的优势,也是人生自由路上不可多得的选择。

经常,我们在盘点自己的资产的时候,会将自己购买的大宗商品列入资产项,比如买的车子、房子等等。

其实,立足于最终人生自由的角度来说,车子、房子可能都是消费品,是负债,而不是资产。

车子比较容易理解,最让很多人难以理解的就是很多家庭的资产沉淀物——房子。房子怎么能不是资产呢。

判定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它能不能给你带来收益,而且是那种不需要自己动手那种。

过去五年,从 2020 年,国内房地产正是进入深度价值回归调整。以前大家将房子作为资产来看待是有原因的。

因为那时候的房子没过几年,价格就会上涨一大截,年复合收益率甚至超过 20%,可以跑赢大部分投资产品。并且投资的房子,还能出租,这又是另一笔输入,所以那时候的房子,被统称为 「房产」,是被视为很多家庭最为重要的资产。

而过去五年和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房子大部分时候都不是资产,而是负债。

这几年大家应该深有体会,比如原来 100 万买的房子,现在可能只值 70 万了,再过 10 年,可能价格还得低,因为房子产权只有 70 年,越老的房子,价值越低。即便你抵押给银行进行资产评估也是如此。而随着通货膨胀等因素,其实如果不能达到每年的通胀率,实质上就是在贬值了。

发达国家还有个重要的东西,房子每年是要交税的,意味着,这个被你视为资产的东西,你每年还得另外花钱去养着它。如果你是从银行那边贷款买的,那房子是负债无疑了。

另外,你还有一个损失就是买贩子的钱,固定到房子上之后,其实你是损失了投资其他领域的机会的,这种机会成本其实也要算进去的。

房子只有在什么时候才是资产呢,是那种可以不需要你到场就可以自己运行,稳定给你提供现金流,并且极具投资和保底价值的房子才是,而放眼全国,这种房子只会是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的极少数。所以大部分人手里的房子其实都不能算作资产,而是负债。

从人生最终自由角度,以终为始来做一些规划,你得积极地去购买资产,而不是负债。负债只会一天一天掏走你口袋里的钱。

#房产 #投资

推荐:哪些位置的房子最值得买

上文:设定关键目标和愿景,放在显眼位置

点击 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苏超最近异常火爆,本来是个友谊赛,但是不少城市高规格接待,奥体基本上是标配了,热度甚至超过了国内顶级足球联赛。最主要的是,这种非官方的联赛,大家调侃、搞怪毫无压力,反而更加接近真正的足球。
隔壁省份已经纷纷准备效仿了。不出意外,可能到年底,每个省都将有自己的联赛,就像现在的城市马拉松一样。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8321.html

6/03/2025

设定关键目标和愿景,放在显眼位置

图片

 

最近刷完的两本书 《更富足的活法》《早起的奇迹》,其中不少内容可以融合起来去做。

执行早起计划已经三周了,本周进入第四周,即便偶尔睡的比较晚,早上也能在 7 点钟起床,并且状态要比之前好很多,这多亏了早起计划中的 6 个早起内容,我在星球里发过几天,现在我基本上每天都这个早起计划中的晨间日记记录在我的浮墨笔记中,因为它快捷、方便,拿到手马上就能记,简单记录一下即可,每天让大脑复习一遍,强化一下当天的主要事项,长远目标,感恩事项。

当然,最好的方法,在 《更富足的活法》 中使用的是用展板的方式,你可以在家里、工位上,将你定的这些目标和愿景张贴起来,让自己更加方便看到。

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使用电子化的,那么直接在每天要打开的看板上,把这些内容张贴在那,甚至在手机上也贴一份。

有人说,这不是玄学么?或者说是自我催眠吗?

其实差不多,通过不断强化给大脑刺激,长期下去,逐渐成为习惯,并且深深印在脑子里,不要小看这种力量,我使用了一段时间下来,确实效果不错。

比如早起计划中的自我肯定,关键的目标,每天不断强化,让自己大脑复习一遍,那么在接下来的一天生活、工作中,都会更有方向感,不会为了短期的事情而困扰,这样一来,人做事情的心态就变了。

特别是在做一些枯燥、无聊的工作时,说实话,大部分的工作都是枯燥的,这会增加人的心理负担,而如果让这种状况有所改善,一天的工作和生活都不再有心理负担,不说快乐地工作,但至少没有那么痛苦了。这和纳粹集中营中走出来的弗兰克尔书中所说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的人生系统中有个重要的一块,就是长期写作,并且有多个平台,之前我设定的长期项目中没有做一些执行步骤和关键目标。昨天我花了点时间,将这个写作系统做了一下关键的目标设定,比如到年底,我希望一个平台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未来长远来看,希望在哪个平台有什么样的结果。接下来就是设定执行步骤,这样一来,无论是每天还是每周回顾的时候,会有个颗粒度更小的衡量标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样一步一个台阶的攀爬,是要时间足够,一定能有所收获,而没有关键目标,那么它只是一个日常的习惯,没有方向感,也没有对自己的要求。

即便电子化已经如此强大,我仍然建议还是做一个愿景板实物放在显眼的位置,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举动,这会基本上让你全天都在做段时间的可视练习,它甚至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经过你的意识。这样,可以以视觉形式成为你的目标、愿景和价值观。因为我们经常会忘记自己的所见所闻,但很少会忘记他们带给我们的感觉。

#目标 #愿景

推荐:朝着既定目标,进发

上文:为什么都建议做两个公众号?我有三个

点击 https://t.zsxq.com/0cmqbpv9j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江南的古镇基本上都差不多,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题图是沙溪古镇,即便如此,每个古镇也都有自己的特色,包括特产。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8318.html

6/02/2025

为什么都建议做两个公众号?我有三个

图片

 

如果你是写公众号的,你会发现有一类文章经常会推送到你面前,并且阅读量都还不低,那就是各种写公众号的教程和技巧。

特别是写了几个月的,订阅数量达到流量主开通条件,然后就开启了每天收到 0.03 元的提醒刺激。

随着阅读量不断上涨,以及系统推送,经常会让一篇文章突然阅读量上万,甚至几十万,那么这个收入数据就会突然暴增到几十块。

这种突变会刺激很多人展开联想,何不在注册一个号呢,这样搞不好就能收入翻倍,然后开始畅享未来,全职写作养活自己好像近在咫尺了。

所以,教别人怎么注册两个号,然后怎么写作流量高的文章,一直会受到很多新手的追捧。

但是这种大部分长久不了,不要说一年了,几个月都坚持不下来,因为这个领域太窄了,即便是高质量的教程,你能写多少篇。所以稍微动点脑筋就能想明白的道理。

并且我是有三个公众号的人,之前每个人是可以注册 2 个公众号的,并且都可以实名认证,但是第三个注册的晚,无法进行实名认证了。现在你再去注册的话,每个身份证只能实名认证一个号,其他的需要你用家里人的身份证去认证。

我注册两个号也是绝缘巧合,当时写两个领域的文章,也有两个网站,对应的,就注册了两个号。而这个大号基本上被我玩废了,这个号注册超过 12 年了,题材覆盖太广,于是就动了重新这个一个新号来写的念头。后来发现,新号依然有更多的限制。你要知道,中间有几年,公众号连赞赏功能都没有,新注册的号是没有评论功能,乃至于其他各种功能缺失。于是只好作罢,这个号废就废了吧,反正我也并不指望公众号能干啥。我重新梳理了写作系统,发现星期和网站是占据我主要精力的平台,而公众号所占的权重可能只有 20% 不到,这样一下子清晰起来,也不在纠结这个号废掉的问题了。上周我通过认证,再次将大号改回了以前的名字,每个号每年有两次改名机会,以往都是用满的,今年直接改了三次,以后应该不会再修改了。

而无论是打赏还是流量主收益,可以当成意外的惊喜。

从我这么多年做网站,写公众号,在互联网上卖广告的经验来看,广告虽然是目前互联网上极为重要的盈利手段,但这都是对于大公司来说的,对一个人小作坊想靠广告收入来作为主要盈利模式,是不成立的,不信你可以试试看。

无论是古早的 Google Adsense,还是现在的收入分成、流量主,依然没有跳出广告联盟的形式,并且国内广告单价要比国外广告低 60% 以上,即便在国外被验证可行的模式,在国内也很难走下去。

所以,那些准备用几个号来赚更多广告费的新手,我看还是算了吧,这不是制造焦虑,而是让你看清楚现实。

类似公众号写中写作平台很多,公众号的好处是可以在微信生态内丝滑传播,几乎可以覆盖所有国内网民,写作本身是思考、训练自己,不断学习,自我成长,这个价值可比那点广告费值钱多了。

#公众号 #写作

推荐:公众号的坑不适合所有人

上文:阅读分享 《更富足的活法》

点击 https://t.zsxq.com/0cmqbpv9j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淅淅沥沥下了两天雨,说实话,江南的雨下的让人惆怅,眼看着梅雨天到来,昨晚躺在床上,感觉被褥都有点湿哒哒的,早晨穿在身上的衣服也有同样的感觉,北方人最受不了的就是南方的这种天气。而六月份的梅雨天,更是让全国人民都望而却步。
图片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8314.html

5/30/2025

人生系统的几点改进

图片

 

最近一段时间我在着手将人生系统做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一方面,新的一年有了新的情况需要应对,工作环境也有所调整。

更重要的是,今年我有几个新的目标。

写作系统目前已经趋于成熟,从输入端来说,没有太大的变化,输出端的成效不太理想,今年还需要加强。未来依然围绕付费星球+公众号+网站的模式来实现。另外还有个实验性的项目如果一点没有太大的成效会做比较大的调整,主要涉及投资类的内容。这些内容和我的投资系统也有比较大的关系,但在关于投资内容的写作上,目前采用的更加轻量的方式来实现,但是投入的时间还是太多了,相比较而言,收益却不成正比。

目前这个项目还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我打算在今年下半年做个了结,要么做重大调整,要么直接停掉。现在来看,微小的调整,简单的修修补补可能没有办法到预期的成效。

第二个是关于投资系统,随着行情趋于稳定,从年报和一季度报来看,不少投资标的已经可以看出来端倪,我将目标聚焦于更加长远的投资项目上,而之前有一些短期的,占用我过多时间的投资标的将会做减法,这将有效降低我的时间投入,更加利于长期投资,现阶段主要还是将资源向优势标的靠拢,这个逻辑我在小号上已经写过了,就不再重复。

阅读系统恢复正常,目前通过一顿饭钱的付费服务将微信读书里的内容同步到 notion 中,之前大概将近一个月的数据被中断了,现在的服务由于是付费的,会更加稳定可靠。几年年初我参与了微信读书的 365 挑战计划,我将这个挑战的细节也告诉了孩子,他也在用我的账号打卡他喜欢的书。这一年我和还在将挑战不间断阅读 365 天。一方面我想测试一下这种强度自己是否能达到,另一方面,如果挑战达成,明年的微信读书会员还可以节省一笔费用,最重要的,也让我看到这种挑战,激起了孩子的胜负欲,点燃了孩子听书的热情。我也想让孩子养成这种长期的思维和习惯,说实话,对于孩子来说是比较难的。

最近我还开启了运动系统,现在我开始每天关注自己的运动量,更加关注健身、健康领域的事情。我逐渐增加运动量,希望在三个月或者半年后,达到我理想的体能状态,目前恢复的还不算太多,就不拿数据说话了,待有了阶段性的成效后我再发布出来。目前我的记录系统通过手环记录,以 Keep 作为中台,可以同步到 notion 中,将数据图标化,更加直观看到体能和体重的变化。之前的 Apple watch 由于老化严重,续航严重不达标已经被我放弃了,我查了下,即便花两千多买个新 Apple watch,其续航也就十几个小时,实在太拉垮了,退而求其次,用两三百买了个手环,还享受国补,续航长达一个礼拜。是我想要的那种终端。

早起系统是我这个月刚刚开始的新系统,具体细节我已经在星球里记录过几次了,实践一段时间下来,效果不错,现在每天 7 点早起已经成为习惯,可以干不少事情,通过早起计划中的 6 个步骤,确实能让人一天的状态都比较好,效率也高。最重要的是会让整个人的心态更加积极向上。我的目标是每天 6 点钟起床,这得和我十几年职场生涯的作息习惯告别。从此没有睡懒觉一说,我不知道这个系统是否能长期运行下去,但是我非常清楚的是,我希望自己变成这样,不仅仅是和以前的起床和作息习惯说再见。

如果我顺利切换到 6 点起床并能将这个习惯长期只想,将早起系统长期有效果的运行下去,那么早起写作、早起锻炼将成为现实。

好了,目前这个几个系统都有一些调整,我是以文字的形式来表达,没有图表或者视频表达效果直接,希望你能从中有所受益。

#人生系统 #运动 #阅读

推荐:学会自我肯定,会让你充满活力

上文:公众号的坑不适合所有人

点击 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最近投资方面没有太多的内容要写,小米公司昨天发布了一季度报,非常强劲,这大概是给前段时间负面新闻做一个对冲,同样也是为了新发布的新车 YU7 做预热,创造一个良好的首发氛围。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8308.html

5/28/2025

公众号的坑不适合所有人

图片

 

最近到了新环境,有人嗅觉敏锐了解到我在写公众号,感觉很新奇。因为我从事的是和建筑相关的极为传统的行业,大家对于这种新兴行业好像很新奇。

可能他们不知道的是,我从 2006 年就开始建设独立网站,并开始了互联网写作生涯,2013 年就开始写公众号了。按照这个时间算下来,我已经是这个行业的老兵,并且是老得不能再老的老人了。

甚至于不亚于我从事的建筑行业的从业经历。

说来惭愧,这么些年,在这个行业并没有取得什么傲人的成绩,就像我的第一职业一样。但我依然将这个行业作为我的第二职业。

一方面是由于个人的爱好,另一方面,也是一位个人的情况限定所致。天生不太擅长交际,所以从事简单的不用和人打交道的行业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一直到目前为止,我依然这么认为,类似的行业,还有投资 ,你只需要有互联网,只需要和数字打交道,数字相比较人际关系,更加简单,也更加有规律可循。

我围绕互联网写作构建起了自己一套生态,并且逐渐实现了自我进化,而将这种能力传递给别人知识副产品,最主要的功能反而是让我自己能实现自我迭代更新。

在我看来,这比赚钱什么的更加重要,每个人的价值观和愿景不一样。我认为这种自我迭代更新的能力是排在第一位的,赚钱只是副产品,以往的微有钱论,其实我并不太认可,因为这是非常偶然的结果,这种价值观的塑造是有时代局限性的。

从发达国家的过往经验来看,很多人确实赚到了钱,但是能不能守得住,或者能不能长期保持健康、积极的生活状态,从统计上来看,并不是,甚至于,很多人陷入了更大的漩涡中无法自拔。进入了之前缺钱的时候不太容易陷入的陷阱之中,比如,更加夸装的负债状态、吸毒、以及一些莫名其妙的虚无中。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我多次强调,写作对于自己的作用大于对于别人,这些年,我写了不下上百万字,你说对于别人来说有多大的启发或者作用,可能要打一个问号,但是对于我自己来说,作用巨大,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不断得带更新自己的认知和价值观。不信你可以看看早早起公众号的文章。从单篇的零碎的观察和言论,逐渐发展成为成系统的理论的方法,并构建起自己的人生系统,这些年的进步我是能感受到的,越是在经历人生重大转折的时候,越是能体会到这种进步的巨大幅度。

但是,话说回来,这条路并不适合所有人,我用写作这种自我反思和救赎的道路来实现和构建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有些人可能并不适合这个方式,作为屏幕前的你,都需要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路径。当然,你也可以什么都不做,这同样是你的选择。

推荐:培养自己的手艺

上文:使用 AI 的边界哪?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我之前写过,一个人需要培养一个下班后长期坚持去做的事情,可以是爱好,可以是副业,不然你会发现,真的会浪费很多时间。并且还会感觉虚无。不断陷入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中。​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8304.html

5/27/2025

使用 AI 的边界哪?

图片

 

现在 AI 产品已经多如牛毛,并且已经深度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日常办公做 PPT,到写周报、写文章、写代码,乃至于问问题查找答案,甚至于给出指令生成图片和视频。AI 已经都能很好地胜任。

并且国内和国外有种齐头并进的趋势,各大厂商轮发发布多款 AI 产品供广大用户使用,有免费的,也有付费的。

对于两年前,现在即便免费的 AI 产品,性能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随着 AI 行业发展的深入和加速,AI 的使用界限开始逐渐模糊,导致现在不少平台甚至开始限制 AI 内容了,这就是典型被滥用的例子。我们作为互联网参与者,工作、生活、学习中怎么界定使用 AI 的场景,其实是需要做一些思考的。不少高校对于论文使用 AI 是明令禁止的,但是平时的作业,很多学生依然是使用 AI 来完成的,这就让老师们崩溃,因为以往的评价体系都失灵了。

包括我家孩子,现在碰到不清楚的内容,也通过问 DeepSeek 来寻找答案,具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只有一部分正确,还是只有一部分错误,这还没有办法去甄别,只能通过人工。

也就是说 AI 提供的内容,也是层次不齐,甚至可能是错误的。

如果你深度使用 AI ,你应该不止一次遇到过这种情况。如果是一段程序,检验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看能不能成功运行。但是大量的知识,我们还没有办法去检验答案的正确性。未来可能会诞生一些新的岗位,就是专门应对 AI 提供的内容而设置的。

作为一个在互联网上写字十几年的人来说,遇到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

现在很多人写作的方式开始深入融入 AI ,比如你要写一篇文章,只需要列出大纲,给出具体要求,AI 就为你生成好几篇不错的文章,你只要做一些修改,就可以发布,对于我这种不太擅长取标题的人来说,AI 可以帮你取个非常贴切,甚至爆款标题。

这和以往自己手动写作有巨大的差异,以前手动敲击键盘半小时,大概也就千把字,还得修改,搞不好一篇文章就得一个小时。而 AI 深度介入后一篇文章的时间成本大概也就几分钟,从语言和行文架构上,甚至于比人工敲击键盘所得的文章还要耐看。

但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平台依然不待见 AI 生成的内容呢,主要是因为 AI 的训练也是需要语料的,而语料也是来自于人写的,如果 AI 的训练语料也是 AI 生成的,那么他会陷入自我循环,AI 就不太可能再进步。

对于致力于提供多样化内容广度的平台来说,肯定不希望产生这样的结果。

对于学校的老师来说,不知的作业本来是想让学生训练大脑,没想到的是 AI 彻底让学生更懒了,这就违背了初衷。

AI 的相关法律法规一定已经在路上了,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看到限定 AI 使用范围,比如一个严肃的学术圈,比如涉及敏感内容和安全领域等等。

而作为一位在互联网上写字超过 15 年的人来说,我会坚持用双手来写下去。即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 AI 生成,那只会让双手敲击键盘写的文章更加难得。

当然,涉及到很多重复性劳动,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的领域,AI 依然具有广阔的前景,比如财务审计,比如写代码,不如复杂验算等等。

#AI #人工智能

推荐:普通人如何快速拥抱 AI

上文:陷入混沌,个人如何应对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每周一的保留节目 m,早上星球就会推送个我过去一周的数据和精华内容。发现生成分享卡片只有,只显示几篇内容了。
图片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8300.html

5/25/2025

陷入混沌,个人如何应对

图片

 

和清晰相对的是混沌,当下,正处于混沌一种,无序,混乱,不确定性持续,朝哪个方向发展,没有任何头绪。

 

我们所学的所有技能和知识,无不是在混沌中寻找一丝丝确定性。尽量将自己的生活变得有序,这是一种无声的对抗,也是我们穷其一生所追求的。

当大环境处于阶段性粘稠状的时候,个人的工作、生活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个人未来的发展、收入、家庭的各种规划都会受到这种混沌状态的影响。

即便是金融投资这一个领域,在这种状态下,也是上蹿下跳。我一直崇尚尽早学习投资,就是这个原因。投资,就是在各种离散、混沌中,寻找一个确定性。目标就是让你的资产增值,大白话就是赚到钱。如何去对抗这种不确定性,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未来一直会充满不确定性,程度多少不同而已。

作为一个 J 人,这两年,我重构了原有的价值体系,用人生系统来统一管理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等 8 个领域,为的同样是对抗这种不确定性,我希望的理想结果正是井井有条,有一定的自由,无论是时间还是财务,都需要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其实根本上还是时间上的自由,你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不需要为了一些事情而牺牲自己的时间。而生活本身正是离散的,一直处于混沌状态的,你不可能预测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工作、生活、家庭,都是如此,都得面对可能突如其来的各种事项。

面对外界的不确定行,作为个人,唯一能做的就是 尽量全面地去提前做好预控,为未来的各种不确定行寻找一个保险,以及必要的资源储备。

前两天,朋友家中老父亲生病,连夜马不停蹄赶往老家,作为中年人,这是必须要面对的,而且是确定性的事情,时间、金钱,在这个时候都显得非常珍贵。无奈,作为职场牛马,时间很显然不可能自由。所以,第二天便匆匆赶回来。

身边不少朋友前几年加杠杆超前消费,这一轮房价的回撤,让不少朋友遭遇双杀的局面。这无不给我们听了个醒,风险其实一直都在,只不过高歌猛进的时候,我们忽略了它的存在。

从家庭的基本因素出发,无论在职场还是生活中,我都避免将自己置于险境之中,这同样是做有确定性的选择。

是的,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我们都还有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职场上,我见过太多人忽略风险,将自己的未来置于可能的风险之中。加上我从事的行业在前几年开始实行终生制。我身边也有人在退休的年龄遭遇牢狱之灾。这是忽略风险,将自己置于未来险境中的典型案例。

《高七》 中的以终为始的概念对我影响颇深,很多事情其实运用这个原则去思考和执行的时候,你会发现并没有那么难,反而更加顺畅和自由。因为,你一旦犯了个错误,就得花更多的代价去挽救和弥补,那为何不在一开始就去尽最大的可能寻找确定性呢。既然知道这么做可能未来会有问题,那么就不要做,就像薛定谔定律一样,你觉得一件事情可能会发生,那他一定就会发生。

当我开始在人生系统 8 个领域平均用力,将生活中的所有事情按照既定的逻辑和步骤来稳步推进,寻找的同样是未来的那个确定性,就是人生最大的自由——时间自由。

#系统

推荐:现在,从零开始构建一套人生系统

上文:学会自我肯定,会让你充满活力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工作很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去做。以前将工作铺满整个生活的做法其实是不可行的。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8297.html

5/23/2025

学会自我肯定,会让你充满活力

图片

 

最近执行早起计划快两周了,今天早上不到 7 点就自然醒了,其中有几天也是自然醒,但是状态并不是特别好,还想再睡过去。而早上醒来,充满自信和活力的状态,你是能自己感受出来的,骗不了自己,这和睡前进行自我肯定有很大的关系。

你也可以试试,在头一天晚上睡前进行自我肯定,过一遍第二天要进行的重要的事情,并且重温自己的决心,意志和目标。注意,不要有负面的内容,那会消耗掉你的意志力。

这会让你在第二天醒来充满活力,不再想继续睡下去。

以前我们将那么励志名言视为精神鸦片,是的,其实人有时候总是需要这样的东西来自我激励,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实会极大地影响我们每天的生活状态。

长期被负面、消耗性习惯围绕的人,不太可能做太多给人积极正向的事情。而当那些正向的、积极的习惯开始变成每天的日常的时候,你思考问题的角度、做事情的出发点都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更重要的,你的心态和状态也会更加正向。而不是抱怨、责备、逃避等消耗性习惯,让你做事情总是从这个角度寻找出发点,长期这样下去的结果只能把事情和生活搞的一团糟。

相反地,积极正向、充满活力的状态,会让你事半功倍,更能做很多创造性的事情,甚至于得到超出你预期的结果。

目前我也在践行这个计划,时刻提醒自己戒掉负面的习惯,转而用正向的、积极的习惯来代替。每天早起计划中的自我肯定可以有效在自己心里种下这颗种子,虽然一两次可能没效果,但你要相信复利的效应,相信时间的力量,当你重复足够多的次数,自我肯定的内容就会融入你的基因中,变成日常的习惯。

而这,正是我们所想要的结果。

另外,从身体上做一些加一辅助,每天早上洗漱完毕后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倒一杯温水,这会让身体舒服很多。冥想 5 分钟,让自己放松下来,静心的训练在很多运动类 App 中都有,苹果手表中的正念也是这个意思,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自己把这个时刻作为一个分界点,进入另一种状态。

早起适当的运动,是唤醒身体的重要方法,在客厅或者阳台做一些简单的运动,让身体处于充满活力的状态,同样地,这种状态你也能明显感觉出来。

有人可能要问,为什么不是跑步,因为跑步一般时间都会比较长,另外跑步出汗后,你还得去冲个澡等步骤,会影响接下来的行动计划。所以,简单的有一定强度的运动就可以唤醒身体,比如做一遍早操,俯卧撑、仰卧起坐、瑜伽等都可以到这种效果。

每天早上花一点时间阅读,同样有助于养成阅读的习惯,我们总是说他忙了,没有时间,其实你仍然可以在早上拿出 10-20 分钟时间来静静阅读几页书。

写下来是重要的习惯,用纸笔或者键盘都可以,写下来会让你印象更加深刻。同样的,只要重复足够多的次数,你就能将这个习惯融入到自己的基因中。之前我在文章中多次写过,记录是个非常好的习惯,也是让你养成很多其他习惯的重要参考。当你将一天重要的事情,自我肯定的正向内容、感恩、自豪的事情写下来,你会充满力量、自信高涨。

推荐:执行早起计划

上文:培养自己的手艺

点击 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最近黄金被大饼高涨,尤其是大饼,再创新高,这让之前在高点抛掉的人懊悔不已。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8292.html

5/22/2025

培养自己的手艺

图片

 

最近在看的书是关于富足人生相关的,其中除了探讨一些基本的素质和能力以外,我看到其中有个我觉得挺有感触,就是你得在你的工作技能以外,培养自己的一个或者多个手艺。

 

这样你在面临行业变化,经济危机,乃至国家政策调整的时候,能继续保持自己的竞争力,间接的,保持自己继续赚钱的能力,而不是只有一项技能,那么将自己置于风险之中。

 

以前对于这种概念大家好像并没有切身的体会,最近几年,经济调整,有些行业遭遇重大调整和危机,包括我之前所处的地产建筑行业经历深度调整,本来就是夕阳产业,冲顶后开始一路下行,那么整个大的产业链,包括横向产业都面临阵痛。很多人赖以生存的手艺在职场和社会中失灵了。

其实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很多产业都会面临这种变化,只不过地产建筑行业是环绕咱大家周围,每天能在马路边看到的。成熟的发达国家像欧美日本等,大部分城市都很少有新的项目建设了。更不可能有我们国家过去二十年这种快速的城市化造楼运动,即便我们回过头来想想,我们这种快速城市化也不可能一直这样持续下去,目前快速城市化进程已经接近尾声,告别粗犷快速化的发展模式,未来的几十年将会是缓慢城市化的过程,集约式发展的过程。其实每个行业都是如此。

像最近几年的新能源、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同样在经历快速化、粗犷发展阶段,在未来几年经历冲顶后,同样会经历这样的过程。

最近两年围绕这些新兴产业,诞生了不少新的岗位需求,比如无人机操作,短视频剪辑,智能开发等等。其中有不少人都是从原有的传统行业转过去,这个过程还需要自己主动学习培养的。

对于个人来说,根据未来的趋势,培养自己一两个手艺,是提高自己职业竞争力的关键,不至于工作所处的行业遭遇重大调整,只能去送外卖跑滴滴等基础功能,这是往下内卷,并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在培养自己的手艺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就会找到自己未来发展的新的可能性,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而多数出现机会都会集中在新兴领域中。这两年很多人投身于移动互联网,短视频领域,其实也都是这样的尝试,但是这种门槛探底了,容易造成内卷,我们同样也看到,大批的人开始做短视频、自媒体,这就让这个行业在此面临竞争过度,无法容下这么多人。

所以在选定自己要培养的手艺的时候,要刻意选择有一些门槛的,这样会让你未来减少不少竞争,同样的,兴趣点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这样能保证你未来能长期从事下去。

推荐:养成记录习惯的好处

上文:小满刚刚好

点击 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这几天没写投资笔记,黄金和大饼均大涨,今天的固定操作日,投资是个长期而枯燥的事,也是每个人都应该学的手艺。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8289.html

小满刚刚好

图片

 

今天开启了一个新技能,原来公众号改名还可以通过认证来实现,每年三次机会。我改回了以前的名字,有人问我这个名字啥意思,其实非常简单粗暴,江南地区一个姓周的,简称 JZhou,没啥特别的意义。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小满,小满意味着河道逐渐水满。非常应景的是,今天早上起来就开始下雨,上午还下了一阵非常大的暴雨级别的雨量,不过在下午四点钟以后突然雨过天晴。

之前的半个月一直是晴天,这个季节是江南地区庄家和蔬菜猛烈生长的季节,也是农耕重要的节点,所以雨水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几年的春耕。我看到新闻,城市通告这几天都有人工增雨作业。

以前我们看农历,这个节气都是和农村的作物耕种有不小的关系,尤其是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季分明,几乎和二十四节气是一一对应的,这里也是传统意义上的江南地区。

这几年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天拍一张天空或者周围环境的照片,都发在星球里了,从这些图片你大概也能很明显地感受到江南地区的四季更替,阴晴变化。这是生活在传统南方,西北等地区无法感受到的。我始终认为地理环境会塑造这个地方人的性格和品质。

而我所在的江南地区,配着二四十节气,寒来暑往,年复一年感受着这种变化,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的农业作物,有不同的水果和蔬菜。我自幼在农村长大,对于这种农耕文明的文化有切身的体会,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和孩子,已经没有这种体验了。

想来,这个季节是到了收麦子和育秧苗的季节,当然,也是杏子和樱桃逐渐长成的季节。小时候父母下地插秧,我们在外婆家打谷场边樱桃树上采摘樱桃的画面恍如昨日,在有点炎热的天和小伙伴爬上杏树,坐在树杈上尝第一口青色杏子的酸爽,依然能让味蕾触发开关。

这个季节,是江南地区枇杷成熟的季节,前天朋友送了一盒今年刚采摘的枇杷,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在此一并感谢。

小满,是中国这个东方文明的特有智慧,有小暑也有大暑,有小寒也有大寒,有小满,但是没有大满。东方哲学讲究适可而止,过满则溢,为人为事,亦是如此。

书中学来要我们这样、那样,但是生在这样的文明环境下,需要懂得适应环境这个道理。最近我开始逐渐恢复运动,一段时间下来,收获不错,膝盖的疼痛并没有严重影响到运动本身,虽然每次都会不自觉的将注意力放在膝盖上。人到中年,运动好像成了必修课,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都开始卷上马拉松了,总不能无动于衷。

从我构建的人生系统来说,每天坚持微量的运动是必要的,也是能正向促进人生系统的运行的,包括早起计划了的室内运动。当然,不建议硬撑,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能看别人跑马拉松也去跑,现在也有很多适合在办公室等室内运动的项目,也能方便、高效地实现运动目标,比如简单的俯卧撑、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等。从医学角度来说,运动过量反而容易加速衰老,甚至到期身体机能受损,所以,小满刚刚好。

#小满

推荐:执行早起计划

上文:戒掉这些消耗性习惯

点击 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公众号最近好像又恢复到了往日的平静,没有乱七八糟的推荐过来的陌生人了,这样很好。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8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