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一本管理类的书,其中提到一个观点 「人不可能一辈子上班」。职场人其实都应该早一点考虑这个问题。
前些年,工作繁忙,像个陀螺一样,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做,岗位、收入都会有增长预期,好像大家都认为这是连锁当然的。
后疫情时代,我也正好在年龄上进入另一个阶段,很多事情开始逐渐想明白,也不得不去想,思考的多了,到了也就越明了。
记得小时候看国外书籍的时候,人家说,在高中毕业就需要做职业规划了,那时候说实话不太明白这里的意思。到了我这个年纪,开始逐渐明白人家发达国家经历的都是我们现在需要经历的。而那些 「过来人」 的经验总结,我们在取得一定成就的时候是看不上的,认为自己什么都行,直到碰的头破血流,回过头来想一些之前不曾想过的事情。
我们这一代人,赶上第四次产业革命,科技高速发展,不出意外,平均年龄货到 85 岁问题不大。
按照现在的退休制度,我们大概要到 65 岁退休,那么退休后的 20 年干什么呢?很多人并没有开始思考,其实现在就需要去思考这个问题了。
早一点想明白,不至于事情到面前的时候手足无措。
如果遇到产业大调整,比如这几年,很多人不得不考虑跨行再就业,或者直接失业。这在产业革命爆发的年代,都会遇到的。
我们看日本,这个比我们早不如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国家,现在很多银发老人再就业,比如开出租、做服务员等等,很多都是退休的老年人。未来我们国家面临的可能更加严峻,国家也不太可能给每个人提供工作岗位。
事实上,现在已经无法给每个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工作岗位,随着每年高校毕业生仍然千万级别,而社会不太可能每年新增这么多就业岗位,而老年人退休又在不断延迟,你可以想象一下什么结果。
不难发现,很多人是没有工作的,只能自谋出路。
无论是创业还是搞副业,这可能是未来很多人的必选项,如此,那么为什么不早一点开始呢。
最近读到一个长期更新的公众号作者,原来也是我们同行业的,还和我在同一个城市,后来自主创业搞建筑,不太成功,之后又转型做涂料生意,虽然全国各地到处跑,但是真正用于工作的时间非常少,现在主要时间花在投资、写作上,去年这老哥举家搬到海口去了。财务上相对的独立,也能让人有更多的自由选择。
这大概是很多人理想的状态。写公众号这些年,见识到了不少牛人,还有个曾经写地产的,其实早些年就自己有地产开发公司,只不过后来关掉了,录得的是纯财务上的收益,也在行业步入下行期之前,功成身退,早已财务自由。当然也就有更多的时间和自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当下,让中产交更多的税已经步入执行期,包括投资港股美股的,都要交 20% 的个税,国内个人投资者交税有只是时间问题。只要肉身还在国内,就不得不去交,当然大中产或者早就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那一群,早已经不在这个范围内,可以更加自由地去到自己喜欢的国家定居,更广泛的普罗大众,不得不面临继续在这里搏杀的局面。
无论你现在身在职场,还是已经离开职场,都开始认真思考 「人不可能一辈子上班」 这个现实又严肃的问题吧。
上文:写职场文章遭遇的尴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