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2025

使用 AI 的边界哪?

图片

 

现在 AI 产品已经多如牛毛,并且已经深度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日常办公做 PPT,到写周报、写文章、写代码,乃至于问问题查找答案,甚至于给出指令生成图片和视频。AI 已经都能很好地胜任。

并且国内和国外有种齐头并进的趋势,各大厂商轮发发布多款 AI 产品供广大用户使用,有免费的,也有付费的。

对于两年前,现在即便免费的 AI 产品,性能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随着 AI 行业发展的深入和加速,AI 的使用界限开始逐渐模糊,导致现在不少平台甚至开始限制 AI 内容了,这就是典型被滥用的例子。我们作为互联网参与者,工作、生活、学习中怎么界定使用 AI 的场景,其实是需要做一些思考的。不少高校对于论文使用 AI 是明令禁止的,但是平时的作业,很多学生依然是使用 AI 来完成的,这就让老师们崩溃,因为以往的评价体系都失灵了。

包括我家孩子,现在碰到不清楚的内容,也通过问 DeepSeek 来寻找答案,具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只有一部分正确,还是只有一部分错误,这还没有办法去甄别,只能通过人工。

也就是说 AI 提供的内容,也是层次不齐,甚至可能是错误的。

如果你深度使用 AI ,你应该不止一次遇到过这种情况。如果是一段程序,检验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看能不能成功运行。但是大量的知识,我们还没有办法去检验答案的正确性。未来可能会诞生一些新的岗位,就是专门应对 AI 提供的内容而设置的。

作为一个在互联网上写字十几年的人来说,遇到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

现在很多人写作的方式开始深入融入 AI ,比如你要写一篇文章,只需要列出大纲,给出具体要求,AI 就为你生成好几篇不错的文章,你只要做一些修改,就可以发布,对于我这种不太擅长取标题的人来说,AI 可以帮你取个非常贴切,甚至爆款标题。

这和以往自己手动写作有巨大的差异,以前手动敲击键盘半小时,大概也就千把字,还得修改,搞不好一篇文章就得一个小时。而 AI 深度介入后一篇文章的时间成本大概也就几分钟,从语言和行文架构上,甚至于比人工敲击键盘所得的文章还要耐看。

但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平台依然不待见 AI 生成的内容呢,主要是因为 AI 的训练也是需要语料的,而语料也是来自于人写的,如果 AI 的训练语料也是 AI 生成的,那么他会陷入自我循环,AI 就不太可能再进步。

对于致力于提供多样化内容广度的平台来说,肯定不希望产生这样的结果。

对于学校的老师来说,不知的作业本来是想让学生训练大脑,没想到的是 AI 彻底让学生更懒了,这就违背了初衷。

AI 的相关法律法规一定已经在路上了,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看到限定 AI 使用范围,比如一个严肃的学术圈,比如涉及敏感内容和安全领域等等。

而作为一位在互联网上写字超过 15 年的人来说,我会坚持用双手来写下去。即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 AI 生成,那只会让双手敲击键盘写的文章更加难得。

当然,涉及到很多重复性劳动,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的领域,AI 依然具有广阔的前景,比如财务审计,比如写代码,不如复杂验算等等。

#AI #人工智能

推荐:普通人如何快速拥抱 AI

上文:陷入混沌,个人如何应对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每周一的保留节目 m,早上星球就会推送个我过去一周的数据和精华内容。发现生成分享卡片只有,只显示几篇内容了。
图片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8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