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2025

简洁、静态化才是趋势吗?

 

最近公众号流行发布纯文字,并且系统推荐也给于倾斜,我认为这不是什么常态,而是纯文字内容更加容易被机器识别,没有乱七八糟的内容,文章质量相对也更高一些。

 

这就像网站里面的静态页面,会格外受到搜索引擎的青睐一样,原因很简单,静态页面访问速度更快,不需要程序在额外转化,而是已经实现转化好了放在那边,无论机器访问还是人肉打开浏览器访问,都可以反应极为迅速地呈现出来。

 

我最近在测试几个静态页面的方案,一方面是基于节约服务器成本的考量,另外,服务器经常出状况,这会耗费我不少的精力,怎么算都不划算。于是就想一劳永逸用静态页面来实现。

 

经过一番测试,免不了再次要面对复杂的重构,还得折腾代码,说实话,是个苦差事,但是一想到收益比,还是值得的。

 

无论是成本上,还是财务上,都是最优选择,短期内学习一点额外的内容是值得的。

 

之所以测试这么长时间,依然是希望找到一个最优的方案,后期不用再折腾代码,也不用关心服务器,只需要专心在写作这件事情上。

 

目前测试的是将投资笔记的一个小站的内容先实现了,内容说实话并不多,只有 200 篇左右的内容,但是已经让几个方案不堪重负,甚至直接挂掉,这一路下来,实在让人沮丧。

网上那么多被吹上天的方案,在现实面前直接跪倒,尤其是在大量图片和文章的情况下,不是崩溃,就是在生成时间上让人无法接受。

另外我还得考虑方案中对未来 5-10 年的可行性,这中间所采用的各项工具,不能中途跑路,存储空间不能被干爆掉,未来我可能还得换电脑或者使用其他输入终端。

我所能找到的几乎所有教程都是程序员们写的,而他们基本上都没有大量且长期写作的精力,非技术出身的写作者碰到的很多问题他们都没有遇到过。所以这个教程的参考意义并不大,而我所熟知的几个长期写作者,基本上都还在用动态程序的方案路径上。

今天偶然间找到远在西雅图 [椒盐豆豉](https://ift.tt/WS9lYMI) 的文章 (国内需要科学上网才能访问),采用熟知的 Hugo 的静态方案,我准备再做一次测试,希望在基于 Obsidian 离线编辑器的配合下,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将长期成为我的写作流。

相比较而言,我敬佩的长期写作者村上春树几十年如一日,虽然从纸笔换成了电脑,但他依然采用最朴素的方式,每天打开 MacBook ,用电脑自动带的文档程序写满四页纸。

#写作

推荐:升级人生系统,为什么我建议你做个个人网站

上文:为什么将互联网写作和投资作为第二和第三事业

点击 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最近中东大涨,油价再次大涨了,国内的刚刚发布的数据真是让人揪心。
图片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8352.html

6/16/2025

为什么将互联网写作和投资作为第二和第三事业

图片

 

我多次在文章中说过,人应该有一个下班后长期从事的事情,这个目标可能长达时间甚至几十年,把他作为你的终生目标,每天往这个目标用一点力,摒弃短期的焦虑和摇摆,久久为功,相信会有所得。

我将这个副业目标锁定在两个领域,一个是互联网写作,另一个就是投资。

说实话,互联网内容产业并不被人看好,甚至被认为是个落后的模式。但我认为,这反而正是好事情,我从 2006 年开始在互联网上写作,那时候内容产业发展还方兴未艾,到后来的繁荣,再到泡沫破裂。我也算是见证了一个产业的兴衰周期,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能这样穿越一个周期,并且是作为参与者。

正是因为我之前就是这个行业里的,并且在互联网写作方面有了 10 年以上的经历,让我轻车熟路。那么为什么不是传统的写作,非得是基于互联网呢?

现代社会,得感谢互联网,让信息传播便利性大大增加,而基于互联网的写作可以以几乎零成本的方式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这是以往所有的文字载体都不具备的能力,而这更加能让一个人的文字长期在互联网上存在,并逐渐构建起影响力。

这种边际效应让基于互联网写作,成为了不二之选,而 PC,各种 pad 甚至手机的极大便利,让长期写作,随时随地创作成为可能。随着终端设备的快速迭代发展,这种优势可能还在扩大。

从 2006 年开始我就决定做一个属于自己的个人网站,并且以此为原点,将自己的互联网上的内容汇集在此。

周末两天我在翻阅阮一峰老师的网站,以及 Simon Willison 个人网站,阮一峰是从 2003 年开始更新内容,而 Simon Willison 则要追溯到 2002 年,那么古早的文字,你到现在都可以在他们网站上看到。这是自己建立网站的最大的意义,这是任何一个商业平台都无法做到的。在他们那里你会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做长期主义。

而投资,我认为是人的终生职业,即便到你退休了,依然能从事的事情,一方面可以保证你的财务不断增值不被通货膨胀吞噬,另一方面,他是你能长期一个人就能干的事情,不需要助手,甚至不需要和外界社交。

无论是写作还是投资,我觉得都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不需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甚至可以站着就把钱给挣了,而且都是合法纳税后的收入,晚上睡得着觉。

这是任何其他行业都不具备的,尤其是投资领域,我认为这是修炼一个人心性的绝佳场所,你是否犹豫不决,你是否果断决策,你是否有自己一套判定事情走向的标准,都需要你自己去研究、学习、实践,不是靠吹牛逼就能得到的。

我们在职场上见识过太多的人不靠能力就能上位,就能赚到和能力不匹配的收益,而在投资领域,这一切都不存在。他是如此客观又公正,任何人在市场面前都来不得一点假。是骡子是马,很快高下立判。

最近在读 《蒋介石传》,挺有意思,蒋介石 1920 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时开始炒股,作为一名军官,当时在上海还算是蛮有地位的,两年间,亏了二十万银元,他和陈果夫还成立投资公司,钱大部分都是借的。后来还不起了,孙中山帮他换了一部分,青帮大佬黄金荣出面帮他和债主调停,黄金荣帮他承担了所有债务。从此安心当一名军官搞革命,不再关心投资的事情。

你看,即便自律到 1917-1972 年无一间断写日记的蒋介石,人性的弱点在投资方面被放大,同样占不到一点便宜。

而投资没有退休一说,即便你活到九十九,只要还能动,没人能阻止你搞投资,而二级市场上的投资魅力大概也在于此吧。

#终生职业 #投资

推荐:寻找到你的终生职业

上文:以 10 年为时间维度的衡量标准

点击 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星球周报,每周一推送,之前一周精华好像不推送了。
图片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8348.html

6/15/2025

以 10 年为时间维度的衡量标准

图片

 

我将目光回溯到最开始的状态,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离线版的软件,我的选用原则是必须全平台覆盖,这样的好处是,无论是用电脑还是手机,都可以方便完成数据同步。另外,能做到全平台覆盖的软件,一定是个发展成熟的软件,不太容易跑路倒闭。

 

如果没有,那么我宁可选择在线软件服务,因为理论上,在线版可以保证只要有网络,就能使用,没有终端设备的限制。

这让我再一次从上帝视角审视网站平台的选择,一直以来,我都是用动态的 WordPress 程序来搭建网站,运营管理相对复杂,但是好处也很明显,只要有个浏览器,我就能方便地管理和发布内容。

而目前来看,静态网站相对有不少优点,但是从运营管理的角度,难道确实比较大。你需要多个软件相互配合,还得基于 PC 这样的设备,大部分都不支持手机操作,换个一电脑,你还得做一番迁移的工作才行。如果像我一样日常是跨平台的,那么将是灾难,每天光应付不同平台的数据同步问题就够了,更不要说保持长期写作了。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最近几年,我在选择工具的时候,一般都会用 5 年甚至 10 年这样的时间跨度来考虑,如果这个工具 5 年或者 10 年后还能继续存在,那么我才会考虑使用。

其实在思考其他东西的时候用这种相对长远的眼光去考虑的也有很大的好处,可以杜绝短期诱惑,更加聚焦于事情的本质去考虑问题。

比如投资投资这件事,10 年后,我应该还在投资,并且比现在更加成熟,你买哪个公司的股票,不妨用 10 年的思维来考量。

比如写作这件事情,10 年后我应该还在写,毕竟我已经写了超过 10 年,这种长期而确定的事情,可以让你杜绝短期的刺激,摇摆不定。一旦确定行增加,人就会感觉更加轻松。

回到最近关于静态网站的考虑,本来想一劳永逸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花了一些时间研究和试用了一圈下来,并没有发现有哪个能保证 10 年这样的跨度依然能稳定运行不被淘汰的。

推荐:以 10 年为单位的写作生涯

上文:泡泡玛特的 「无用」 与永恒

点击 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最近江南地区持续阴雨和闷热,这正是令人几欲先走的梅雨季节。而这来过年天发现睡眠质量也异常的差,白天也容易犯困。苏超的热情一点不减,本想带孩子现场感受一下比赛气氛,无奈一票难求,照这个样子下去,明年的联赛,标配得是 5 万人的体育场了。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8345.html

6/12/2025

泡泡玛特的 「无用」 与永恒

图片

 

随着泡泡玛特本周股价创出新高 270 港元,市值突破 3600 亿,他的创始人王宁登上河南首富的宝座,这个 1987 年出生在很难新乡的年轻人,在这个高考季,他当年上的学校郑州西亚斯学院同样火了一把,并且大书特书。

推动其股价上涨并且成为首富的,是这个公司的产品 labubu 在全球热度居高不下。泡泡玛特其实不是今天才火的,疫情前就大火的 Molly 正是出自这家公司。

本来定位只是一家潮玩品牌店,和你现在在很多地方看到的潮玩店并没有太大区别,类似的商品在浙江义乌满大街都是,即使他们官方网站的 logo 都是 POP MART 几个毫无设计感的英文大写字母。而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创业后走的道路与众不同,和一般潮玩商店什么火了做什么不同。泡泡玛特在前期布局签约了大量的艺术家,也就是说,人家走的是正版原创路线,这是很多潮玩店最大的区别。

他们的店开在北京国贸、上海国金中心、恒隆广场这种核心地段,可想而知其运营成本得多高,早期创业的时候,其实很多资本并不看好,投入巨大,以至于亏损了好几年,2020 年在香港上市的时候股价 75 块,而后两年跌到只有 8 块多。其走明星代言路线,迅速打开局面,更是将很多商店开到国外。

而最近在国外大火的 labubu 正是 Lisa 等明星效应使然。

在很多资本看来,在很多传统大众看来,这种做盲盒、玩偶的公司,能有什么投资价值,这种产品能有多大的价值,顶多也就是个玩具,凭啥炒到几千块甚至几十万一个?

并且让人奇怪的是,labubu 这种看上去也不算美丽可爱,竟然不仅在国内,在国外全部火爆异常,说只让人费解。这不禁让人感叹。

「搞消费,还得靠泡泡玛特」

创始人王宁的一席话,让人颠覆传统思维,无用」 的东西才是永恒,产品有了功能属性,都意味着与生俱来的衰变。

一个玩偶,一个盲盒,看似无用,但是它却可以一直存在,甚至无处不在。而那些看上有用的产品,往往被锁死在他的具体用途上了。

试想一下,如果拔下 labubu 的头,其实里面是个 U 盘插口,这个产品可能很快就会被人抛弃,比如不用 U 盘了,U 盘坏了等等。

但是现在的 labubu 不会有这种局面,因为本来它就没什么具体用途,你可以挂在包上,挂在钥匙上,或者放在办公桌上,放在床头等等。他不会被锁定在某个特定的具体用途里。

所以很多公司的产品都逃不过的宿命就是被投资人问到,你们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为什么用户要购买你的产品而不是其他的。而泡泡玛特给大家最大的启发,可能是开启了另一种商业模式,和以往的几乎所有公司的产业模式和发展路径都不同。

#泡泡玛特

推荐:陷入混沌,个人如何应对

上文:成长、进化有时候就在一瞬间

点击 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江南正是入梅了,未来的一个月都将是一会晴天一会阴雨的天气,衣服穿在身上总感觉湿漉漉的​,晚上睡觉被子感觉也是湿漉漉的,而这会发生在 20-35 度的天气里,令北方人闻风丧胆。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8341.html

6/11/2025

写作的节奏感

图片

每到周一好像写作就变得异常困难,白天虽然不太忙,但是完全没有心情写字,大概是因为周一总是让人心情不够愉悦,概言之周一综合征。

生活的节奏感,主要在周末,很多习惯在周末都会被打断,包括我也是如此,虽然已经尽量去控制,但是依然不能保证,毕竟和平时工作日的规律性而言,周末往往意味着不可控,甚至需要处理的事情更多。

这会将原先既定的很多计划打乱掉。而如何保持这种节奏感,让自己能处于主动为主,让一切尽在掌握,是个不小的挑战。

我之前在日历软件中构建了完美的一周模型,周末特地将很多时间空出来用作机动时间,现在发现依然不够,主要还是很多事情只能放在周末去做,比如一周的综合,复盘,投资上的跟踪,以及家庭中的很多琐事,都得安排在周末。

这对于致力于长期写作的人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

最近我一直在调整写作的节奏,除了保持日常的思考和写作外,开始实践早期计划,相比较而言,现在每天 7 点起床,比之前提前了一个小时,虽然早上有不少时间可以利用,但是除了早期计划中固定的 6 件固定事情要完成,其他剩余的时间已经不多,用来写作,往往有点不太够,或者写到一半就得匆匆出门。

我的目标依然不变,就是在这个夏天,将起床时间提前到 6 点,这将多出来不少时间,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来写作应该是可行的,也就意味着,早起写作将真正成为现实。

而白天和晚上其他的空闲时间,可以作为机动时间,用于碎片化的思考和记录。而周末,我将劈出来一个时间段,用于集中写作,目前这个节奏还么掌握好,但是综合来看,这样的安排是最可行的。

周末安排集中写作时间挑战巨大,我试过两次,效果都不及预期,安排大段时间来集中写作,其实不容易的,主要是还有时候面对屏幕,完全写不出一个字,因为碎片化的记录太少了。

而一旦碎片化记录比较充分,那一周集中写作就变得非常容易,可以顺利写好几篇不同题材的文章。这两天,花了不少时间重新搭建了投资笔记的网站新形态,测试下来比较稳定了,后期投资类的笔记将会恢复日常更新,可能不会每天更新,我希望一周至少能分享 2-3 篇的样子,这是作为写作节奏中必备的一部分,一方面,为了自己后来复盘好查找,另一方面,也是倒逼自己在投资方面不能偷懒不思考。

#写作 #投资

推荐:写作是一种主动思考的方式

上文:当你做过独立站,才发现公众号平台有多香

点击 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三天的高考宣告结束,用三天时间决定一千多万年轻人未来的人生路径,确实有点过于残酷了,但是没办法,生活的现实其实更加残酷。我读李飞飞的传记,他们一家远离故土早先去美国一直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对科学的追逐,说实话极为不易。​即便今天,依然有大量的移民不顾一切地想在那片土地上寻找未来。哪里有其他地方不曾有的东西,才令如此多的人不顾一切地追逐。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8334.html

6/09/2025

当你做过独立站,才发现公众号平台有多香

图片

 

长期以来,我一直将独立网站保持运行,这么多年,服务器也是跟着辗转从国外到香港,再到国内。一晃十几年下来,折腾独立站方面确实花了不少时间,最主要的是,隔两天你还得上去维护一下,看是不是正常运转,空下来的时候,还得拿起扳手,一边维修一边网上搜索资料,十几年下来,好像早已经习惯了这种状态。

过呢 BSP 消亡之后,现在来看,对于写作者来说,公众号似乎是唯一靠谱的平台了。为什么这么这么说,下面是我将独立站和公众号做对比的心得。

你不需要为了突如其来的流量而担心服务器崩掉。公众号经常会有流量凸起,突然赶上一个热点话题或者系统推荐,短时间内流量暴增上万甚至几十万。这要是对于一个独立站来说,简直是灾难,负载会长期保持 100%,直到收到系统提醒,直接宕机。如果你用上了付费的 CDN,那么恭喜你,一夜的账单不说卖掉一套房子,可能第二天醒来就会收到充值提醒,如果按照一天上万的访问的话,怎么着你都得准备好每天花掉一两百的费用。如果遇到恶意网络攻击,那将是灾难级别的,让人焦头烂额。

到时候真的钱还么赚到,直接干破产了。

而公众号完全没有这样的担心,因为这一些,都是腾讯的强大服务器集群免费提供的。你只需要关注流量变化的趋势,后台各种评论留言即可。如果你开通了流量主,那么第二天应该就能看到广告输入的暴增,少则几十块,多则几百块。

这样一比较,高下立判。

很多独立站,最后更新都不了了之,甚至几个月乃至几年不更新的是大多数,包括很多程序员,各种主题、插件、程序蒸腾个不停。这些年从我的观察,大多数不断折腾的,文章没写几个字,或者三分钟热度,而真正长期写作的,基本上不折腾这些,比如著名的程序员写作者 Simon Willison 他的网站很多年没有变化过了,但是更新到时基本上保证每周 5 篇以上,看他最早的文章是 2002 年的,网站上都可以看到。

而写公众号基本上就没有那么多可以分散你注意力的事情,以为大部分外观和功能是平台造已经设定好的,从公众号诞生至今,界面并没有颠覆性的变化,基本上维持了基本的功能。所以大部分写公众号的,也没有机会去折腾像独立网站那些东西。

独立网站主要收入来源依然是个推广,有合作推广,也有广告,大部分都是靠联盟广告,比如 Google Adsense 这种,商业模式已经二十几年没有变化了。

相比较而言,公众号则这些年变化多样,从早起的没有任何收入,纯为爱发电,到后来的推广合作,再到目前的赞赏、付费文章、联盟广告以及互选广告等等。

并且,基于微信变得的移动支付体验,完全打通了付费渠道,不需要再去培养用户的付费习惯,写作者只需要提供优质的内容即可。而独立站则完全没有这样的条件。

所以综合来看,独立站虽然在数据自有、方便地支持外链等方便有优势,但是相比较运营维护一个网站投入的巨大时间和金钱成本来说,公众号则简便的多,完全可以把精力聚焦在内容本身上,真正变成一个写作者。而不必为了底层的网络技术而分心。

今年上半年我上了一个实验性的项目,就是投资笔记的海外版本,运行一段时间下来发现,不及预期,并且理想的商业模式也没能真正运转起来。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苦于寻找简便的替代方案,对于运行在海外的独立网站来说,不可避免地要考虑运行成本和网络攻击,这和国内是有极大的不同的。

这两天终于测试到了一个比较满意的方案,Publii PC 端输入,执行静态化后可以方便地方不到很多地方,甚至很多支持静态化部署的平台都是有免费额度的,比如 GitHub Page 、netlify、甚至于腾讯自家的 Edgeone Page 等等。也就意味着,静态化后,可以几乎零成本低运营一个网站,而拥有 PC 客户端,则可以简便地在电脑上完成写作,并且不再需要折腾运营的事情,也不用再关心代码。

完全弥补了之前运行独立网站的各种弊端。长期来看,公众号写作将依然是国内的首选阵地,而独立网站将作为我写作系统的补充,将触达能力覆盖到全域,乃至于有些国内不适合发布的内容,将可以直接发布在海外网站上,比如加密货币,比如涉及港美股等相关内容。

#公众号 #网站

推荐:本公众号获得 「赞赏」 功能邀请

上文:写在 2025 高考

点击 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今天是高考的第二天,江南地区依然是二十几度的阴雨天,明天雨停继续维持这个温度,对于高考的学子来说,算是发福利了。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8331.html

6/07/2025

写在 2025 高考

图片

 

之前我写过好几篇关于高考的,往前翻就能看到,这些年我本不打算写这样的内容,一来,每年都有高考,并且没啥大不同。

高考季,意味着毕业季,又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时节,写什么可能都会伤害一部分人。

今年可能还是有点不同,一方面,家里有孩子参加高考,另外,今年我开始更加关注身边的事,什么大事反而写的少了。

最近这两天正好读到苏东坡和他弟弟苏辙当年 「高考」,可以说是万众瞩目,临近考试,苏辙生病了,即便当时的宰相都为他们特地延迟了考试时间,可见一斑。

当然,这哥俩也没让人失望,古时候读书人本来就少,即便如宋朝鼎盛时期,处于农业社会,大部分人都是文盲。读书意味着当官、治国,自然,优秀的读书人,被朝廷视为人才,而很多人才不是每年都有,所以苏家兄弟能得到如此重视,坚持当成宝贝来对待,得保护好,另外,也反应了在宋朝,读书人的地位是很高的,崇文抑武达到顶峰。

今天的高考和当年已不可同日而语,今天的读书人也不再是士大夫阶层的专属,更不是当官、治国的必选。当然,读书依然是现代社会上升基层的必备技能,就像你识字、会算数一样的基本功了。识字已经不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

所以每年的公务员考试人满为患。无论是现代国家的哪个做的出色的领域,你依然要把读书并获得足够的知识作为阶梯。李飞飞的经历可能依然佐证了,无论在哪个领域,做到大牛的级别,唯有通过系统的学习。

无论是企业家、公司高管、搞科研,乃至自己创业,都不太可能是个目不识丁,或者没读过几年书的人了,或者说,不读书,他们想在现代社会脱颖而出几乎不太可能,同质竞争其实还在加剧,君不见,一家公司的基础员工,都开始要硕士文凭了。或者说,不读书,可能连未来的谋生都可能不太顺畅,甚至要比同辈人付出更多的辛苦才能养活自己和家庭。

二十几年前,我参加高考时,也如今年的 18 岁孩子一样,意气风发,心想,虽然外面的世界没见过,但是毫无怀疑的是,外面充满着机会,即便考不上大学,就去打工,一样能闯出个未来。

而今回过头去看,上面这些话,仿佛是对那时的自己说的。只有尝过 20 年的苦,可能才会真正领会。而二十年匆匆花过,罗列下自己身上,也么取得什么成果,更没取得什么傲人的成就。

我们都是普通大众的一员,不要被精英主义的价值观害了。不可否认的是,要想让自己和家庭过的好一点,作为一个 18 岁的孩子的当下,可选择的路不多,而读书是线下少数能快速积累并获得阶梯的方式。如果你有个开厂的爹,那就当我没说。

#高考 #读书

推荐:致高考学子们——毕业八年感悟

上文:时不时挑战一下自己

点击 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今天江南地区下雨,气温骤降 5°,让今年的高考凉爽了许多。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8328.html

时不时挑战一下自己

图片

 

今天是 24 节气的 「芒种」。顾名思义,这个时候是农耕中忙着劳作的季节,麦子熟了,需要收割,也会育秧和其他农作物种植的季节。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这个种植的季节,我也在想,要不要再次挑战一下自己,今年再增加一个高强度的学习选项。

之前我开启了新的一年运动挑战计划、年度 365 阅读挑战、早起计划,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了这种硬性的挑战,确实会让生活更加规律,人的状态也会更好。

我通过程序,将这些挑战的每天数据汇总到 notion 中,观察和回顾每周自己的变化。甚至于可以将数据做成图表,非常直观。

我也将自己的阅读、运动系统的数据全部公开了,你也可以参与进来,给自己设定一个挑战计划,无论挑战能否成功,至少在挑战的过程中,你是能明显感受到自己的变化的。

毫无疑问在,这种变化是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比如我左腿膝盖的原因,从 2020 年开始,就没有跑过步了。即便我在 2019 年成功戒烟,但是依然没能缓解体能下降,其实我很清楚,这和平时的缺乏锻炼分不开的。

直到今年春天,我开始尝试一些不用膝盖的运动,一直到现在,我甚至开始尝试慢跑,每次都运动量不能太大,一方面担心膝盖的病痛复发或者加重,另一方面,身体的机能好几年处于休眠状态,要想一下子激活也不容易,所以只能循序渐进,另外,增加一些适量的室内锻炼,这不会增加膝盖的负担。

这样尝试了一个月下来,身体明显感觉到开始慢慢恢复,心脏、呼吸等基础功能也在慢慢恢复。

而早起计划挑战一周后就有明显的变化,睡眠质量更好,白天的工作状态也更好。

所以我才开始将这种变化和感受分享出来,希望对读者朋友有用,因为这是我亲身实践过的,不是耍嘴炮。

我一直认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而现在的浮躁作风更是让人不忍直视,我更强调躬身入局,自己去实践和感受,然后再来分享,在自我修炼的过程中,形成可复制的路径,供别人参考。即便是工作中也是如此,我看过太多身边的中年人,特别是做过管理岗位的人,一说都会,并且头头是道,但是没有了亲自动手干活的能力。这我想也是很多人遭遇中年危机的最大桎梏,而企业,是需要真正干活的人,无论什么时代,大环境如何变化,都是如此。

#挑战 #运动

推荐:一个人是怎么废掉的

上文:房子可能不是资产

点击 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周末即将高考,今天应该是高三学子上课的最后一天,祝愿所有学子们稳定发挥,取得和自己的付出匹配的成绩。无论如何,高考都会有所收获的。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8325.html

6/04/2025

房子可能不是资产

图片

 

认知这个词已经变成贬义词了,过去数年,很多搞知识付费的,张口闭口认知,而真正那些突破认知的内容反而就在我们身边,并长期被我们忽略。

 

我长期研究和关注投资,并致力于将这个作为未来的终生职业。投资的优点是,时间空间自由、有规律可循、不需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借助现代交易系统,甚至只要有个网络就能进行,并且收入都是交过税的合法收益,踏实。

这是很多行业都不具备的优势,也是人生自由路上不可多得的选择。

经常,我们在盘点自己的资产的时候,会将自己购买的大宗商品列入资产项,比如买的车子、房子等等。

其实,立足于最终人生自由的角度来说,车子、房子可能都是消费品,是负债,而不是资产。

车子比较容易理解,最让很多人难以理解的就是很多家庭的资产沉淀物——房子。房子怎么能不是资产呢。

判定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它能不能给你带来收益,而且是那种不需要自己动手那种。

过去五年,从 2020 年,国内房地产正是进入深度价值回归调整。以前大家将房子作为资产来看待是有原因的。

因为那时候的房子没过几年,价格就会上涨一大截,年复合收益率甚至超过 20%,可以跑赢大部分投资产品。并且投资的房子,还能出租,这又是另一笔输入,所以那时候的房子,被统称为 「房产」,是被视为很多家庭最为重要的资产。

而过去五年和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房子大部分时候都不是资产,而是负债。

这几年大家应该深有体会,比如原来 100 万买的房子,现在可能只值 70 万了,再过 10 年,可能价格还得低,因为房子产权只有 70 年,越老的房子,价值越低。即便你抵押给银行进行资产评估也是如此。而随着通货膨胀等因素,其实如果不能达到每年的通胀率,实质上就是在贬值了。

发达国家还有个重要的东西,房子每年是要交税的,意味着,这个被你视为资产的东西,你每年还得另外花钱去养着它。如果你是从银行那边贷款买的,那房子是负债无疑了。

另外,你还有一个损失就是买贩子的钱,固定到房子上之后,其实你是损失了投资其他领域的机会的,这种机会成本其实也要算进去的。

房子只有在什么时候才是资产呢,是那种可以不需要你到场就可以自己运行,稳定给你提供现金流,并且极具投资和保底价值的房子才是,而放眼全国,这种房子只会是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的极少数。所以大部分人手里的房子其实都不能算作资产,而是负债。

从人生最终自由角度,以终为始来做一些规划,你得积极地去购买资产,而不是负债。负债只会一天一天掏走你口袋里的钱。

#房产 #投资

推荐:哪些位置的房子最值得买

上文:设定关键目标和愿景,放在显眼位置

点击 https://t.zsxq.com/EQJeyRJ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苏超最近异常火爆,本来是个友谊赛,但是不少城市高规格接待,奥体基本上是标配了,热度甚至超过了国内顶级足球联赛。最主要的是,这种非官方的联赛,大家调侃、搞怪毫无压力,反而更加接近真正的足球。
隔壁省份已经纷纷准备效仿了。不出意外,可能到年底,每个省都将有自己的联赛,就像现在的城市马拉松一样。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8321.html

6/03/2025

设定关键目标和愿景,放在显眼位置

图片

 

最近刷完的两本书 《更富足的活法》《早起的奇迹》,其中不少内容可以融合起来去做。

执行早起计划已经三周了,本周进入第四周,即便偶尔睡的比较晚,早上也能在 7 点钟起床,并且状态要比之前好很多,这多亏了早起计划中的 6 个早起内容,我在星球里发过几天,现在我基本上每天都这个早起计划中的晨间日记记录在我的浮墨笔记中,因为它快捷、方便,拿到手马上就能记,简单记录一下即可,每天让大脑复习一遍,强化一下当天的主要事项,长远目标,感恩事项。

当然,最好的方法,在 《更富足的活法》 中使用的是用展板的方式,你可以在家里、工位上,将你定的这些目标和愿景张贴起来,让自己更加方便看到。

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使用电子化的,那么直接在每天要打开的看板上,把这些内容张贴在那,甚至在手机上也贴一份。

有人说,这不是玄学么?或者说是自我催眠吗?

其实差不多,通过不断强化给大脑刺激,长期下去,逐渐成为习惯,并且深深印在脑子里,不要小看这种力量,我使用了一段时间下来,确实效果不错。

比如早起计划中的自我肯定,关键的目标,每天不断强化,让自己大脑复习一遍,那么在接下来的一天生活、工作中,都会更有方向感,不会为了短期的事情而困扰,这样一来,人做事情的心态就变了。

特别是在做一些枯燥、无聊的工作时,说实话,大部分的工作都是枯燥的,这会增加人的心理负担,而如果让这种状况有所改善,一天的工作和生活都不再有心理负担,不说快乐地工作,但至少没有那么痛苦了。这和纳粹集中营中走出来的弗兰克尔书中所说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的人生系统中有个重要的一块,就是长期写作,并且有多个平台,之前我设定的长期项目中没有做一些执行步骤和关键目标。昨天我花了点时间,将这个写作系统做了一下关键的目标设定,比如到年底,我希望一个平台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未来长远来看,希望在哪个平台有什么样的结果。接下来就是设定执行步骤,这样一来,无论是每天还是每周回顾的时候,会有个颗粒度更小的衡量标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样一步一个台阶的攀爬,是要时间足够,一定能有所收获,而没有关键目标,那么它只是一个日常的习惯,没有方向感,也没有对自己的要求。

即便电子化已经如此强大,我仍然建议还是做一个愿景板实物放在显眼的位置,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举动,这会基本上让你全天都在做段时间的可视练习,它甚至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经过你的意识。这样,可以以视觉形式成为你的目标、愿景和价值观。因为我们经常会忘记自己的所见所闻,但很少会忘记他们带给我们的感觉。

#目标 #愿景

推荐:朝着既定目标,进发

上文:为什么都建议做两个公众号?我有三个

点击 https://t.zsxq.com/0cmqbpv9j
加入我的 9 年星球 「JZhou 的朋友们
跟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成长、升级迭代人生系统
禅定时刻
​江南的古镇基本上都差不多,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题图是沙溪古镇,即便如此,每个古镇也都有自己的特色,包括特产。



source https://joojen.com/archives/8318.html